如若可以,请许我青灯墨下,执一笔素笺,今生,为你吟尺千回百转念。
外公去世之后,外婆终日郁郁寡欢、沉默寡言。
外公外婆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六十余载,用布衣粗粮安闲自得谱写了一首最美的情诗。
外公长得高高瘦瘦一表人才,我们形容外公“身上一股文弱书生的酸腐味儿”,张嘴便是毛主席语录,各种诗词歌赋等,做为共产*员的外公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经常摘抄一些诗词念给我们听,就连教育我们这些晚辈也是红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规矩,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或者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诗词,有时候不想听了我们就跑开,让忠于革命忠于*的外公在身后摇头叹气。
外婆长得很漂亮,个子娇小,五官精致,眼睛黑亮黑亮的,笑起来特别有感染力,常年编着两根粗粗的麻花辫像极了电视剧里的女主角,干起活来手脚麻利得外公都比不上她。印象中外公外婆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架,外公一副脾气好,有时候外婆抱怨几句,外公也是笑嘻嘻地听着,“好的好地”应着外婆,自然外婆也不再说什么。
更多的时候外婆是崇拜外公的,外公编织的草鞋,外婆会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由衷赞叹:“编织得很密实,穿起来一定很结实!”得到外婆的夸赞,外公编得更卖力了。外婆炒的菜,端上桌之后外公总会先夹一筷子放嘴里,吧唧一下嘴,然后很大声地夸到:“好吃!好吃!”外婆便笑盈盈地回到:“那你多吃点!我去给你倒酒。”
外婆极少离开家,就算是回娘家或者到几个女儿家,都必须当天去当天回谁也留不住:“你爸(外公)一个人在家不会做饭,我不回去他吃没有饭吃。”——其实外公也会做饭,只是极少做而已。外公也很少留宿别人家,他的说辞是:“你妈(外婆)一个人在家,要是有强盗把猪啊牛啊偷走了就麻烦了。”
外婆身体不太好容易感冒,本来几片感冒药就能解决的事,外公却找一些土方子上山采草药,亲自熬成药汤给外婆喝,喝了两天绿油油的药汤不见效,还是吃了村医开的感冒药才好。但外婆却不舍得埋怨外公,安慰外公:“喝了草药身体热乎乎的。”幸好都是一些无毒的草药,治不好病也吃不死人。
外公生病之后,外婆的笑容越来越少了,她不再忙碌于菜地,不再奔波于庄稼,外公在躺椅上,闭着眼,表情一阵阵的扭曲,紧闭双唇,用力忍受病痛的折磨,外婆坐在外公身旁,双手摩梭着外公脸庞,轻生唤到:“她爸,疼你就叫出来吧!啊!别忍着!一会儿就不疼了……”说着说着便哽咽了。
外公弥留之际,唤着外婆的名字做最后的道别:“实在太痛了,我先走了啊,你好好活着……孩子们会陪你……”
外婆泪如雨下:“我知道你很痛……好好,你先走,我过几年来找你……”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外公走了,外婆很长一段时间走不出来,她望着一个地方发呆;家里来人,她照样拿出白酒给人倒上,但经常会满到洒出来都没发现;相思成疾,经常恍恍惚惚的告诉我们,看到外公来接她……生病时会在半睡半醒间叫外公名字:“你去给我找草药去了啊?怎么那么久还不回来?”醒来泪如雨下。
外婆总问我们:“你外公一个人在那儿,冷不冷啊?饿了怎么办啊?有没衣服穿啊?”
再后来,外婆也更老了,一次次的生病让她更加想念外公,她总说:“别给我治了,我独活这么多年,够了。我活这些年就是等待死去,去找你外公,他也等我好些年了……”
最后,外婆真的追随外公而去,弥留之际她喘着气告诉大家:“不要哭,这一天我等了很久了,我去找他了,我看到他来接我了……”
这次是真的,外公把外婆接走了,继续在天堂谱写她们的爱情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