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药学祛风寒湿药bull独活
TUhjnbcbe - 2022/7/7 16:31:00

泻下药

祛风寒湿药

独活Dúhuó

中药

图鉴

独活原态

独活药材

独活饮片

来源

《神农本草经》

别名

香独活、肉独活、川独活、资丘独活

英文

学名

RadixAngelicaePubescentis

处方

用名

独活、川独活(洗净,晒干,切碎用)

药用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pubescensMaxim.f.biserrataShanetYuan的干燥根。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等地。春初或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炕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炕至全干。切片,生用。

性味

辛、苦,微温。

归经

归肾、膀胱经。

功效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解表

临床

应用

1.风寒湿痹,腰膝疼痛。本品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袪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尤以下半身风寒湿痹为宜。治风寒湿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常与当归、白术、牛膝等同用,如独活汤(《活幼新书》);若与桑寄生、杜仲、人参等配伍,可治痹证日久正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如独活寄生汤(《千金方》)。2.风寒挟湿头痛。本品辛散温通苦燥,能散风寒湿而解表,治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风等,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3.少阴伏风头痛。本品善入肾经而搜伏风,与细辛、川芎等相配,可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如独活细辛汤(《症因脉治》)。此外,其袪风湿之功,亦治皮肤瘙痒,内服或外洗皆可。

用量

用法

煎服,3~10g。外用适量。

鉴别

用药

羌活与独活,均能袪风湿,止痛,解表,以治风寒湿痹,风寒挟湿表证,头痛。但羌活性较燥烈,发散力强,常用于风寒湿痹,痛在上半身者,治头痛因于风寒者;独活性较缓和,发散力较羌活为弱,多用于风寒湿痹在下半身者,治头痛属少阴者。若风寒湿痹,一身尽痛,两者常配伍应用。

按语

1.独活辛散苦燥而温,功能祛风散寒而除湿,入肝肾二经,善治腰膝以下之痹痛,又能祛风寒而解表,可用于兼有湿邪之表证。

2.羌活与独活均能祛风、解表、除湿,两者往往配合应用,但羌活解表力佳,善治上半身痹痛,为止头痛要药;独活则解表力缓,善治下半身痹痛,是其区别之处。

方剂

举例

★独活寄生汤(《千金方》):独活、桑寄生、秦艽、细辛、防风、当归、生地、白芍、川芎、肉桂、茯苓、人参、甘草、杜仲、牛膝。治风寒湿痹,腿足有冷感,腰膝作痛,缓弱无力,屈伸不利,畏寒喜热,脉迟苔白者。

文献

摘录

1.《名医别录》:“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新久者。”2.《本草正》:“专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3.《本草求真》:“独活,辛苦微温,比之羌活,其性稍缓,凡因风干足少阴肾经,伏而不出,发为头痛,则能善搜而治矣,以故两足湿痹,不能动履,非此莫痊,风毒齿痛,头眩目晕,非此莫攻……因其所胜而为制也。且有风自必有湿,故羌则疗水湿游风,而独则疗水湿伏风也。……羌有发表之功,独有助表之力。羌行上焦而上理,则游风头痛、风湿骨节疼痛可治,独行下焦而下理,则伏风头痛、两足湿痹可治。”

现代

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二氢山芹醇及其乙酸酯,欧芹酚甲醚,异欧前胡内酯,香柑内酯,花椒毒素,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二氢山芹醇葡萄糖苷,毛当归醇,当归醇D、G、B,γ-氨基丁酸及挥发油等。2.药理作用:独活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并有降压作用,但不持久;所含香柑内酯、花椒毒素等有光敏及抗肿瘤作用。3.临床研究:独活9g,红糖15g,水煎服,治慢性气管炎50例,总有效率73.7%(武汉新医药,,3:24);独活30g,朱砂、琥珀各6g,研末装2号胶囊,晚睡前2小时服6粒,治失眠例,总有效率97.6%(湖北中医杂志,,2:6);用独活片口服(每片30mg,相当于生药3.75g),1次3~6mg/kg,酊剂、软膏外涂,并配合长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银屑病92例,近期总有效率93.5%(中华理疗杂志,,3:)。4.不良反应:有报道用独活治疗气管炎时,曾发现服用煎剂有头昏、头痛、舌发麻、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副作用,一般不必停药。

往期回顾

★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学祛风寒湿药bull独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