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跟着师傅学习医术时,一次我在《名医别录》上看到,独活治诸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
于是我问师傅,这羌活、独活有什么不同呢?
师傅说,在古代羌活、独活不分,都是祛风胜湿之药。《神农本草经》说它们主风寒所击及金疮止痛。所以内外上下百节风湿痹痛,皆可用之。古人称它们可以散肌表八风之邪,利周身百节之痛,它们堪称风药中的悍将。
我说,那什么时候开始分开来的呢?
师傅说,宋朝以后,羌活芳香之气更为清扬,所以通行上半身,占尽优势;而独活之味更为浓厚,所以专走腰膝足胫,凡自腰少腹以下,下盘风寒湿痹,酸楚疼痛,通用独活。独活入足少阴,善治浮风,羌活入足太阳,善治游风。一般羌活发汗解表之力更雄,而独活镇痛止痹之功更强。但它们很多时候可以通用、连用,能把风邪由里往外拔,所以它们是比较出色的风药。
有个种松树的老人,每逢节气变化,关节就会痹痛不已。所以天气难过,他的身体就难过。他说我这老骨头,都快成天气预报了。每到刮风下雨来临前,我的各个关节都要依次疼痛,每当我关节疼痛时,我就知道风雨要来了。
师傅说,老年人体虚,百脉空虚,风寒湿之邪最容易乘虚而入,令经脉痹阻,不通则痛。这在《*帝内经》上叫做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
师傅又问,你这遍身风湿痹痛,是皮肤表面痛,还是骨子里腰脚以下痛。
这老人说,有时左边痛,有时右边痛。我还有腰椎间盘突出,整个腰脚有时痛到骨头,很难受。
我说,这是风,风者善行而数变。少阴浮风,痛入骨髓。
师傅问我说,既有太阳肌表游风,又有少阴浮风,用什么药呢?
我说,上下都有风寒湿痹,表里都为风湿所击,那就羌活、独活一起用。
师傅说,没错,还要加一味药引子,善于治关节痹痛的。
老人说,什么药引子?
就是松树疙瘩,中医又叫做松节,像人体的关节一样,能够治疗各类痹证。
师傅便叫他回去用羌活、独活、松节泡酒,每次服用时都煮过,平时少量地喝,等天气变化痹痛发作之时,就可以喝得多一点。
就这药酒方子,让他周身痹痛大减。以前天气一变化,都没法干活,身体关节痛得吃饭不香,睡眠不安,现在喝了这药酒,浑身上下微微出点汗,气通血活,身心舒畅,再也不怕这令人头疼的风湿了。
善缘人生路
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