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跟着师傅学习医术时,一次,有个6岁的孩子,因为吃了生冷瓜果,就一直拉肚子,开始时拉的特别严重,后来由急性腹泻转为慢性,现在就连偶尔喝点凉水,或者晚上睡觉踢了被子,就会肚子疼痛,反复的泄泻,还伴有肠鸣漉漉。医院,医生给他用了痛泻要方,即白术、白芍、防风、陈皮。他喝后肚子疼痛就明显减轻了,可这泄泻却没好,还是照样拉稀水。
家人想这样拉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他们找到竹篱茅舍。
我一看这孩子舌苔白腻还水滑,便说,这是清气在下,湿气不化啊,这方子开得挺好的,是针对这孩子情况的方子。可为什么这么好的方子,也没有止住泄泻啊?
师傅举例子说,这地面要是有沓水,你怎么让它快点干?
我说,把风扇打开,空气流通,地面就很快干了。
师傅又说,晚上洗完澡,头发湿漉漉的,要想很快让它干了,这时怎么办?
我说,用电吹风吹啊。
师傅又说,要想把头发快点吹干呢?
我说,把电吹风开到最大,吹出来的温暖干风很快就能把头发烘干。
师傅笑笑说,没错,这方子思路对了,就是风力不够,所以肚子痛虽然好了,但水泻仍然没彻底吹干,他还是会继续腹泻的。
我说,那该怎么办呢?
师傅说,再加进独活、羌活二药,各用5克,加大辛温的风力,迅速吹干他肠腑中的湿气。
果然孩子再吃了药后,慢性腹泻拉稀水就消失了。
我说,清气在下,则生腹泻。风药能够很快让清阳出上窍,这样水湿不会下注,拉稀水就好了。
师傅笑笑说,这叫风能胜湿,清风送爽,湿气自干。
安徽名老中医龚士澄经验:慢性腹泻曰久,脾虚夹湿,健运无权,症见泄泻反复,肠鸣漉漉,舌苔厚腻,或食已即泻者,常于健脾止泻方中加羌活、防风、独活等祛风药以升阳化湿,鼓舞脾胃清气,又“风能胜湿”,则相得益彰。独活等祛风药用量要小,一般为3~5克。
善缘人生路
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