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作为其中最大、最复杂的屈伸关节膝关节是重要的“轴承”在运动时承受着整个上半身和大腿的重量一旦“轴承”损坏身体就无法活动心脏等器官因身体缺乏运动也会受到波及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
膝骨关节炎在全身骨性关节炎中发病率最高
有数据显示,40岁中年人90%的负重关节(如膝关节)已经有骨性关节炎改变。
虽然大多数人没有症状,但上了年纪后,就会出现疼痛、畸形、活动受限等严重症状
这通常提示膝关节出了问题。
6点说明膝关节出问题了
1
疼痛
常见于膝盖内侧关节间隙以上的地方“隐痛”强度可大可小。
疼痛的特征多数是劳累后或者运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寒冷后加重,温暖后减轻。
但也有特例,可能会夜间加重,甚至运动一会儿疼痛反而减轻。
骨关节炎的发作期疼痛可能会持续3~4周(在彻底休息的情况下),但某些中年男性持续时间甚至到半年。
2
肿胀
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多数是可逆的,多出现在髌骨(俗称膝盖骨)上方大腿前侧,休息后便可缓解,甚至消失。
慢性肿胀常见于两个膝眼(指膝盖下的凹陷处,形似膝盖的眼睛),这是由于髌骨下方的脂肪组织慢性增生而突出。
3
晨僵
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典型症状,但很多膝关节炎早晨一起来也会僵硬,需要活动一会儿才能舒展开。
这种症状多数在早期关节炎中出现,再重一些就可能发展为疼痛。
4
无力
骨性关节炎的病人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下降,会导致无力和上下楼困难。
5
卡壳
一些膝关节炎患者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走着走着就卡住了,一会儿就又能走了。
6
怕冷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怕冷不一样。
骨关节炎夏天多数会减轻,类风湿则不会。
冬天,尤其是来暖气之前或停暖气之后骨性关节炎会加重,带有季节性,怕冷、怕风、怕湿是多种关节炎的共同特征。
6招帮膝关节“续命”
避免“老来受罪”,膝关节就要省着用
更要从年轻时开始保护
骨大夫给你提了6个建议:
1
控制体重
步行时,膝盖承受的力量是体重的3~6倍。
打个比方,一个体重正常的人提了一袋10公斤重的米,那么每走一步,他的膝盖受力增加30~60公斤;
如果体重超重10斤,他在日常生活中,膝盖就像一直扛着一袋30~60公斤的米。
这还只是在步行状态下,剧烈运动(如跑跳时)承重就更大了。
所以,减轻体重,就能极大减少对负重关节的负担,降低磨损。
医学上评价是否肥胖最常用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
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
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2
规律锻炼
对关节最健康的运动方案
运动前热身10分钟,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每周不少于5天。
最好的锻炼方式是骑车、游泳等。骑车时,人体大部分重量在臀部,膝盖受力小。
3
合理补钙
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
当骨质疏松时,关节容易患病、
这就如同房子的地基不牢,墙就容易倒。
4
“省着用”膝盖
平时生活中,避免负重太多。
腿部肌力不够强的人要少爬山;
长期需下蹲干活的人,坐个矮凳子,
可以有效“节省”膝关节寿命;
久站不动的人,要刻意动一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