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秦艽三两羌活、独活二两白芷、防风一两细辛半两
石膏二两生地一两*芩一两
当归二两川芎二两白芍一两熟地一两
茯苓一两白术一两甘草二两
功用:疏风清热,养血活血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
口眼歪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或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
用法:上一十六味剉,每服一两,水煮去滓,温服无时。
析义:
1、来源: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书治疗病证见“卷中”篇:“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格,知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宜养血而筋自荣,大秦艽汤主之”。
2、病机:中风中经络;
风邪中人,多因体内气血亏虚,邪气得以乘虚而入;
风邪入侵面部经络,经络气血受阻,筋肉失养,故“口眼歪斜”;舌者,诸经所聚,气血不足,不能上奉,故“舌强不能言语”;
风邪入中机体经脉,气血受阻,故“手足不能运动”;
风善行而数变,为百病之长,气血不足,可入侵任何经脉,故称“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
3、方义:
秦艽、羌活、独活、白芷、防风、细辛:辛温祛风,散寒除湿;
石膏、生地、*芩:清热泻火;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养血活血;
茯苓、白术、甘草:补中益气;
4、应用:
煎煮法:本方煮散,药众量轻,不定时服用,“每服一两,水煮去滓,温服无时”。原方方后言“如遇天阴,加生姜煎;如心下痞,每两加枳实一钱同煎”,临证之时参考用之。
方歌: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
石膏归芍苓甘术,风邪散见可通尝。
杏林涤生喜欢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