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葡萄藤
本品为葡萄科植物毛葡萄的全株及叶。
文献记载:
《广西药植名录》大风藤:全株:止血,祛风湿,安胎,解热。治麻疹。
《中药大辞典》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肝、胆、胃、膀胱经。
功效:止血,安胎,解热,消肿解毒,清热利湿。
主治:用于麻疹,痢疾,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研粉撒。
云说:本品打粉与冰片混合外用可治血。
《医方考》眼疾门第六十一
补阳汤
肉桂(一钱,去皮)知母(炒)当归(酒洗)生地*(酒洗)
白茯苓泽泻陈皮(各三钱)白芍药(酒炒)
白术(炒)人参*芪(炙)防风羌活
独活熟地*甘草(各一两)柴胡(二两)
青白目翳者,此方主之。
阳不胜其阴,则生目翳。所谓阴盛阳虚,则九窍不通,乃阴埃障日之象也。是方也,人参、*芪、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甘温益气之品也,固所以补阳。柴胡、羌活、独活、防风,辛温散翳之品也,亦所以补阳;知母、当归、生熟地*、芍药、泽泻,虽曰养阴,亦所以济夫羌、防、柴、独,使不散其真阳耳,是亦所以补阳也。用肉桂者,取其辛热,热者火之象,可以散阴翳,辛者金之味,可以平肝木,盖眼者,肝木之窍,以故用之。
云说:本方名为补阳汤,以取温阳散翳之义。组方阴阳互补,散风去翳。
足厥阴肝经-太冲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针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输、原穴。
云说:本穴具有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功。此穴具有较强的解郁疏肝理气之作用,也可以帮助睡眠。
(图片来源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