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好好学中内痹证
TUhjnbcbe - 2021/12/7 18:08:00

每日一学这系列推文会推送中医内科学知识点及相应的真题(若无相应的真题,则根据实际需要编制对应的练习题进行补充)。中内病证方数量看似多,但是只要坚持背诵,未来可期。拿下中内病证方(推文的中内病证方是药真题认为较符合考试需要的,同学们也可以背自己手里的版本,不必纠结,背熟才是王道),日后的复习容易很多。如能坚持跟随本推文进行学习,主动思考,日积月累,也许会发生自己意想不到的飞跃。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欢迎转发或文末点一下在~看,谢谢!

今日打卡内容:中内痹证

证型:行痹(风)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选方:防风汤

附方:风寒湿郁久化热,症见关节肿大,苔薄*,邪有化热之象,宜寒热并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证型:痛痹(寒)

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选方:乌头汤

证型:着痹(湿)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选方:薏苡仁汤

附方:湿热盛——加二妙散;久痹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用蠲痹汤,为治疗风寒湿痹基础方

证型:风湿热痹证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选方: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

附方:热毒炽盛,化火伤津,深入骨节,宜凉血解毒,用五味消毒饮合犀*丸

证型:痰瘀痹阻证

治法: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选方:双合汤

瘀血痹阻,关节肿大、强直、畸形,用桃红饮

证型:肝肾两虚证

治法: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选方:独活寄生汤或补血荣筋丸(7版、人卫3版)

附方:痹久内舍于心,心悸短气,动则尤甚,面色少华,脉虚数或结代,用炙甘草汤;肝肾阴亏,合用河车大造丸

●真题示例●

1

(A71)痹证属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可选用何方为通用的基础方进行治疗:

A.防风汤

B.羌活胜湿汤

C.独活寄生汤

D.蠲痹汤

E.当归四逆汤

真题示例

点此展开

第1题:选D,考点为通治风寒湿痹的方子:蠲痹汤。考查形式有两种:一是直接考察“基础方”“通治方”;另一种是病案题。蠲痹汤用于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意思是说风寒湿都有,但没有哪一方偏盛明显,蠲痹汤可适用于行痹、痛痹、着痹。就是风(游走)、寒(恶风怕冷、遇寒加重)、湿(重着)3种症状(即主症)同时出现。蠲痹汤的病案题目,没有上述提及的,就不要轻易选。

2

(A69)患者肢体关节疼痛重着,痛处不移,局部微肿,扪之无灼热感,四肢沉重,肌肤麻木,接近关节处尤为明显,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治当选用何方:

A.乌头汤

B.防风汤

C.薏苡仁汤

D.三痹汤

E.桂枝汤

真题示例

点此展开

第2题:选C,抓住风寒湿痹的疼痛特点是辨证的要点,风邪偏盛导致的行痹疼痛特点是“酸楚游走不定”,寒邪偏盛导致的痛痹疼痛特点是“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湿邪偏盛导致的着痹疼痛特点是“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这三者的舌脉象也有区别,行痹因风邪偏盛,可有“浮脉或浮缓脉”,痛痹因寒气偏盛,可有“沉紧脉”,着痹因湿邪偏盛,可有“舌苔白腻,脉濡缓”。需要注意的是,“阴雨天疼痛加重”是寒邪偏盛,并不是湿邪偏胜。

3

(A67)患者2个月来关节肿大窜痛,屈伸不利,恶风怕冷,虽经治疗,症无改善,又增关节局部灼热,口干便燥,脉滑稍数,舌苔薄*。主方选用:

A.白虎桂枝汤

B.薏苡仁汤

C.防风汤

D.桂枝芍药知母汤

E.犀角散

真题示例

点此展开

第3题:选D,患者先有“关节肿痛不适,窜痛、屈伸不利、恶风怕冷”的症状,可知其先有风邪为主的行痹,后来新增“关节局部灼热,口干便燥,脉滑稍数,舌苔薄*”诸多热证的产生,提示有热,属于行痹日久、风邪化热,应当祛风通络,佐以清热,因热象未到很严重的地步(脉稍数),寒热错杂,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方中桂枝、芍药、麻*、生姜、防风祛风散寒,白术健脾燥湿,炮附子温阳散寒止痛,知母清风邪所化之热。

4

(A64)患者痹病病史10余年,现关节酸沉麻木,腰背冷痛,伴心悸、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缓。宜选用:

A.蠲痹汤

B.炙甘草汤

C.防风汤

D.独活寄生汤

真题示例

点此展开

第4题:选D,本题考点为痹证日久正虚的辨证论治。患者“痹病病史10余年”,肝肾亏虚了,心肾不交,出现心悸、乏力,本质是肝肾不足,主要症状是前面的“患者痹病病史10余年,现关节酸沉麻木,腰背冷痛”,然后“伴”有其他症状,因为好像风寒湿邪都不偏盛,实际上这里最多只有湿(关节酸沉麻木)、寒(腰背冷痛)2种,故不能选蠲痹汤。我们做题是要看主症的,就像看病要看主诉,要解决主诉和主症的问题。这里出现了“心悸、乏力、脉沉缓”的虚象,各型痹证日久出现正虚,都可以用独活寄生汤。此处炙甘草汤虽然能补虚,但是病机和脉象不符合,炙甘草汤是治疗阴血不足、阳气虚弱的脉结代。

这里推荐方剂学-药真题考研考点精讲视频,详情可以戳:方剂学-药真题考研考点精讲视频

扫下图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好学中内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