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与尿酸高有什么关系?
痛风10余年!中药加量3剂后,疼痛消失。
前面写过两篇有关尿酸与痛风的文章,均是从不同侧面去描述节段性的中医调节效果。中医调理就是这样,前面3到5次的目的是用中药在人体身上产生效应,并根据效应来调整用药的方向,几次调整过后,基本调理的旅程就步入正轨了,剩下的基本都是沿着既定的方向,坚持不懈吃一段时间中药即可。而描述的节段性疗效则是调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磨合阶段。
今天遇到的这一例则是采用了唐朝的方子——独活寄生汤,来治疗痛风的再发。
先来科普一下这条方子。
独活寄生汤组成: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为祛湿剂,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效。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小儿麻痹等属风寒湿痹日久,正气不足者。原书主治《备急千金要方》卷8:“治腰背痛,独活寄生汤。夫腰背痛者,皆犹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也,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与前两例不同的是:第一例主要用的是桂枝芍药知母汤;第二例主要用的是真武汤;这一例算是第三例吧!用的主要是独活寄生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的应用是寒热并用,真武汤的应用病机是纯寒证,而这例独活寄生汤的应用病机是肾虚之后寒湿邪气内侵身体,流注关节。所以,独活寄生汤的脉证里有液虚的成分,脉的整体振幅应该不大,脉气收敛且软绵不振。抓准病机后,用药也会有的放矢,今晨回报右足踝疼痛已消失大半,此前也是调理了数次,渐上正轨,佳期可待。
岭南蜂疗朱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