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主产于四川、湖北。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摊晾至表皮干燥,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切片。本品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以根条粗肥,香气浓郁者为佳。生用。
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解表。
1.风寒湿痹,腰膝疼痛
本品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祛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新久,均可应用。因其主入肾经,性善下行,“宣肾经之寒湿”,故尤以下半身风寒湿痹为宜。
2.风寒夹湿头痛
本品辛散苦燥温通,能发散风寒湿邪而解表,治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多配羌活、藁本、防风等,如羌活胜湿汤。
3.少阴伏风头痛
本品善入肾经而搜伏风,与细辛、川芎等相配,可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
其祛风湿之功,亦治皮肤瘙痒,内服或外洗皆可。
煎服,3~10g。外用适量。
《神农本草经》
味苦,平。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贲豚,痫痓,女子疝瘕。久服,轻身耐老。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甘,平、微温,无毒。主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贲豚,痫痓,女子疝瘕。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久服轻身,耐老。此草得风不摇,无风自动。
——独活:
升中有降,能通达周身,散风胜湿,凡肾经之伏风头痛,以及两足湿痹不能动者,非此不除。气缓而善搜,故能入最深最下之经络。与羌活相较,羌活入太阳膀胱经,独活入足少阴肾经,羌活性燥而散,独活性专而达;羌活主要治上,独活主要治下,故临床上疗风多用独活,兼水则用羌活。
END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