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千年的网红
香有着宗教和礼乐的多重地位
能治病,能冶情
传承千年古方
孔医堂为您延续历史芬芳
原汁原味的香珠手串
先到先得的小班授课
尽在孔医堂·望京馆
“香”几乎贯穿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一路弥漫到社会主义新中国。它的地位雷打不动,除了文化历史等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用一种优雅的方式改善健康,用更美观的方式摒除不适。
比如在清朝,中药香珠又被称作“锭子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据《清宫医案》记载,御医为雍正帝配制“避暑香珠”,夏日佩之以避秽,醒脾清暑,解除湿热之毒,紧急时,可以嚼之治疗中暑。
清·合香香珠
《红楼梦》中,元妃赐给贾母的“伽楠念珠”便是沉香与奇楠所制,赐给宝玉和宝钗的端午节礼“红麝香珠”,就是用多种香料与中药调和做成的。
那么,中药香珠是怎样“炼”成的呢?它的材料是依照个人体质辨证开具的方药,经过选料、泡制、研磨、混香、捶打、醒香、定型、阴干和窨藏等精妙工序制成,戴在身上,既美观又可享受香气带来的愉悦,同时又有调理气机,醒神健脾,化湿辟秽等功效。
香,灵动高贵又朴实无华;
玄妙深邃又平易近人。
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
于有形无形之间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中国的香文化可谓博大精深,香的使用既是过去文人墨客高雅志趣的反映,是颐养性情、启迪才思的妙物,又是祛疫辟秽、安神正魄的良药,更是怡情启慧、调节身心的一种生活方式。
如今,《红楼梦》中的“伽楠念珠、红麝香珠、冷香丸”,不再是天家奢物,你也可以拥有。小暑将至,邀您一起合香共饮,亲手制作专属的香珠手串。
伯华国医联合中医学硕士、中医世家传人、国家级名老中医张代钊再传弟子王俭老师特别定制了一期『香席文化·中药香珠制作』活动,在幽幽暗香中了解中医文化,学习药学知识,领略手工技艺,亲手制作一条独一无二的中药香珠手串。
制作香珠的过程亦是静心的过程,是与古人心灵相通的过程。
小暑将至,我们已备好清润生津的酸梅汤,邀您一起合香共饮。
讲师介绍王俭老师
中医学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世家。师从郝迎旭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张代钊再传弟子。临床中擅长综合运用方药、推拿、针灸、香薰等中医传统诊疗方法,内外兼顾诊治常见内、妇、儿科疾病。在中药香薰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及失眠、焦虑等精神系统疾病方面深有研究。
课程内容7月10日(周六)下午14:00-17:00
-介绍香料及香珠的历史源流;
-手工制作香珠,
半成品需留馆风干一周;
7月17日(周六)下午14:00-17:00
-沉香、檀香、乳香等常见香料的药性及辨识;
-香珠的搭配及保养注意事项介绍
-完成香珠手串制作
课程福利1、为每位学员提供个人体质辨证服务,
指导适合佩戴的香珠源材料;
2、课程中制作的香珠成品均可带走;
招生人数仅限8人
本次活动为精品小班课程,老师全程一对一指导学习与制作,为保证学习效果,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课程费用元/人
(包含制作香珠所需的物料及一些较为名贵的香药)
课程地点孔医堂望京馆二楼
北京市朝阳区方恒时代B座-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