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常用中药药性豆蔻
TUhjnbcbe - 2021/6/21 16:45:00

豆蔻

豆蔻

多骨,豆蔻仁,豆叩,紫蔻,紫豆蔻,圆豆蔻,十开蔻,白豆蔻仁,白蔻仁,白豆蔻,

辛,温。归肺、脾、胃经。升。

祛湿药

行气化湿,温中止呕,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

本品辛温香燥,其气清爽,上行肺部以宣邪理气,中入脾胃以化浊除寒,为温中燥湿、行气止呕之良药。凡上中两焦一切寒湿气滞、胸闷不畅、脘腹胀痛、呕吐、呃逆等证,皆可配伍应用。具有温肺,温脾,温心包,温胃功效。

1.行气化湿:①用于痰湿阻肺,症见咳喘日久,痰多黏腻色白,舌苔浊腻,可与茯苓、半夏、陈皮等同用。

②用于脾胃气滞,湿浊中阻,寒湿呕逆,湿阻气滞,脾胃不和,胸腹胀痛,食积不消,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舌苔腻滑。症见脘腹痞满胀痛,暖气酸腐,恶心欲吐等,与藿香、厚朴、薏苡仁等同用。

2.温中止呕:①用于脾胃虚寒,症见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呃逆噫气者,可与藿香、陈皮、生姜同用,如白蔻丸。②用于妊娠呕吐,可与苏梗、砂仁、*芩、白术同用。

3.化湿消痞:用于湿温病,症见胸闷不饥,恶心欲吐,舌苔浊腻,与薏苡仁、杏仁、厚朴、滑石等同用,如三仁汤。

1.白蔻仁与缩砂仁,性味功用相类,但白蔻仁有一种清爽之气,隐隐然沁人心脾,偏于先升而后降;缩砂仁有特异之性,长于沉泄下降而微温升,二药升降,各臻其妙。

2.白豆蔻辛温气香,色白入肺,理上焦寒是其专长;白蔻壳得蔻仁余气,性较缓和,肺胃略有余滞者,用之宽胸理气开胃。

1.配砂仁:砂仁辛散温通,醒脾和胃,行气止痛,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白豆蔻辛温香燥,温中化湿,健胃止呕,行气止痛;砂仁香窜而气浊,功专于中上二焦。二药伍用,宣通上、中、下三焦之气机,以开胸顺气,行气止痛,芳香化浊,醒脾开胃,和中消食。

2.配陈皮:二药都能理气化湿,和胃止呕。但白豆蔻偏于温脾行气,陈皮偏于理气健脾。两药相配,则理气健脾之功加强,可治脾胃虚弱、湿浊郁滞的胸腹满闷、泛呕纳呆、吐泻等。

3.配杏仁、薏苡仁:取白蔻仁温中化湿,和畅中焦,杏仁宜肺祛痰,通宣上焦,薏苡仁渗利湿热而健脾。三仁相伍,宣上畅中渗下,使气畅湿行、脾气健旺、三焦通畅。

4.配厚朴:二药均和胃理气化湿,但白豆蔻偏于温中,厚朴偏于散满。两药相配,相须而行,有理气除胀、开胃化湿之功效,可治脾胃气滞、寒湿胀满。

5.配藿香:二药都能温中化湿,行气止呕,但白蔻仁偏于行气,藿香偏于化浊,相配温中行气、化湿之力更著,可用于气滞湿停或寒湿内停的呕吐、胃脘满闷、饮食不佳。

6.配丁香:白蔻仁温中化湿,行气开胃;丁香温中降逆,助阳化气散寒。两药相配,温中祛寒,行气降逆。

7.配木香:木香气味芳香,行气止痛,善宣散上中下一切寒凝气滞,能升能降,重在调胃气;白蔻仁芳香而气清,温脾理气,功专上中二焦,和胃止呕,辛散温通,重在健脾行气。两药相配,芳香行气,调理脾胃,兼长各异,疏理气滞甚为有效。

8.配山柰:山柰具有温中祛寒、理气止痛的作用,还能健胃助消化;白蔻仁健脾温胃行气,辛燥化湿止呃逆,还有畅理中焦之功。两药相伍,取其所长,行气止痛,温中散寒,理脾和胃,消胀除湿,皆有神效。

9.配*连:*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白蔻仁温脾健胃,行气除湿。两药相配,清热除湿,理气止呕,健脾开胃,用治湿热阻于中焦的脘腹胀闷、纳差、胃痛、恶心呕吐,服之诸症皆消。

10.配香附:香附血中之气药,疏肝理气,气行寒散,疼痛可止;白豆蔻健脾胃药,温脾行气,降逆化浊,气滞可疏。两药相配,气血皆调,舒肝健脾,畅理中焦,使寒滞通、浊逆降,用治肝脾不和、胸脘满闷、呕呃、胀痛,服之诸症皆消。

11.配神曲、麦芽:治食欲不振。神曲、麦芽开脾健胃,化食消积;白豆蔻温胃健脾,行气导滞。三药合用,化滞行气,调理脾胃,使中焦畅通、食欲增而疗效显。

12.配苍术:白豆蔻温脾健胃,苍术燥湿健脾,湿去则脾健,气行则中焦通,两药合用,健脾燥湿,湿去滞导,则胸脘痞满、湿阻中焦、纳差、呕呃诸症皆消。

13.配半夏: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白豆蔻健脾行气,导滞止呃。两药相须为用,健脾和胃,除湿化痰,湿痰去,脾胃健,用治痰湿困脾、中焦不运,有捷效。

阴虚血燥而无寒湿者忌用;肺胃火盛及气虚者禁用。

内服:3--6克,入煎剂(宜后下,不可久煎),或入丸散。

为姜科豆蔻属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种子,在未使用前须留存于蒴果中。分布于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我国南部地区,有少量引种栽培。秋季果实由绿色转成*绿色时采收,晒干生用,用时捣碎。

《开宝本草》:“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用药法象》:“散肺中滞气,宽膈进食,去白睛翳膜。”

《本草正义》:“白豆蔻气味皆极浓厚,咀嚼久之,又有一种清彻冷冽之气,隐隐然沁人心脾,则先升后降,所以又能下气,亦与其他辛升者,绝不相同。”

豆蔻、砂仁同为化湿药,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之功,常相须为用,用治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但豆蔻化湿行气之力偏中上焦,而砂仁偏中下焦。故豆蔻临床上可用于湿温痞闷,温中偏胃而善止呕;砂仁化湿行气力略胜,温中重在脾而善止泻。

附药:豆蔻壳

为豆蔻的果壳。性味功效与豆蔻相似,但温性不强,力亦较弱。适用于湿阻气滞所致的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呕吐等。煎服,3~5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用中药药性豆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