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名医医话吴生元附子运用既继承又创新
TUhjnbcbe - 2021/6/11 13:59:00

附子运用既继承又创新

附子在我国的应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附子的记载,指出:“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之后,历代医家也有各自的观点阐述。清●*宫绣在《本草求真》中所说:“附子(专人命门)味辛大热,纯阳有毒,其性走而不守,通行于十二经,无所不至,为补先天命门真火第一要剂。凡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用此无不奏效。”“附子为补先天之命门火——生命之火第一要剂。”但从应用附子最早最得法者,当首推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仲景对附子的性能功用研究颇深,立法精当,制方谨严,应用广泛。在他创制的《伤寒论》方中,有附子的方剂多达20首。但由于附子有毒,配伍关系又较为复杂,故历代医家对它的使用禁忌较多。从学术思想源流看,主要源于张仲景。余继承家学,在吸取家父运用附子经验基础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附子作了进一步研究。回顾附子的历史渊源,明确附子的性味功效、药理特性、适应范围、禁忌、煎煮法及注意事项等多方面的问题。如附子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强心的成分主要是附子中的消旋去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等,并非乌头碱。附子经长时间焘沸后,乌头碱水解成乌头原碱,毒性大减,强心成分却仍存在。又如附子除对心血管系统、性腺及肾上腺有作用外,还有抗炎、增强免疫等作用。镇静镇痛等作用经试验研究均得到证实,详细情况在《附子的药理及临床应用问题》这一章节作详细介绍。附子的临床应用,不能单凭经验判断,要有科学依据,要让附子真正发挥其效用,一则继承前人经验,再则通过临床实践,结合近代药理研究成果,掌握附子特性及其临床用药规律,这样才能让附子的临床效应充分地发挥出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医医话吴生元附子运用既继承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