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浅谈中医临床治疗12经中药配伍规律,欲知
TUhjnbcbe - 2021/5/4 15:26:00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9289.html

导读:中医临床治疗12经中药配伍规律,汇总分享!

《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由于生活环境、物产种类以及丰富程度、人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决定了不同地区人们的体质状况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种类、性质的疾病,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今天,随着新技术的运用、物质饮食的丰富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的病生于内,因此有越来越多的病人采用中药进行治疗。

可那么多的中药我们如何能记住各药物的升降沉浮、性味归经呢?这篇12经中药规律,例举各经常用的中药与配伍,与中医学习者共同学习。

手太阴肺经: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

阿胶百部五味子,绵州*芪更参苓。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

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

凉肺*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

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手阳明大肠经: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

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

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干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

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足阳明胃经:

补胃必须苍白术,半夏扁豆绵*芪,

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温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

更添芒硝与大*,多加石膏泻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及良姜,

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

凉胃葛根条*芩,滑石*连玄花粉,

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足太阴脾经:

补脾人参绵*芪,扁豆白术共陈皮;

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

泻脾之药用枳实,石膏大*青皮奇。

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胡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手少阴心经: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

枣仁当归天竺*,六味合来大有功。

玄胡苦、*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

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

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必须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

凉用*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藁本。

足太阳膀胱经: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

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柏生地*,

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足少阴肾经: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

杜仲锁阳桑葚子,山萸苁蓉共巴戟,

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

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

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沉香,

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

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手厥阴心包经:

地*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

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手少阳三焦经: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耆;

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

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足少阳胆经: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本人参与兄长张胜兵编辑之《张胜兵解读温病条辨》,《攻癌救命录》《医门推敲》系列书。京东,淘宝均有售。

足厥阴肝经: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仁木瓜与贡胶。

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

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心经用药歌:

助阳桂附与细辛,泻火*连栀子心,

龙眼熟地补心血,生地胶东养心阴,

人参五味益心气,朱砂琥珀定心神,

通窍菖蒲苏和香,豁痰牛*竹沥临,

欲化瘀阻急性子,桃红川芎并丹参。

请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论治,精准用药。

浅谈中医中药50个补“强“中药材之最:

1、补阳“最强”——鹿茸

2、补阴“最强”——女贞子

3、补气“最强”———*芪

4、补血“最强”——熟地

5、补脾“最强”———白术

6、润肺“最强”——罗汉果

7、健脾“最强”——芡实

8、健脑“最强”——*花菜

9、护肝“最强”——菊花

10、清心“最强”——莲子

11、舒肝“最强”———郁金

12、理气“最强”———枳实

13、养血“最强”———当归

14、活血“最强”———川芎

15、降气“最强”———沉香

16、凉血“最强”———犀角

17、止血“最强”———三七

18、止痛“最强”———元胡

19、止汗“最强”———浮小麦

20、止咳“最强”——桔梗

21、辛凉“最强”———薄荷

22、解毒“最强”——蒲公英

23、消炎“最强”——鱼腥草

24、清热“最强”———石膏

25、泻火“最强”———*连

26、发汗“最强”——麻*

27、攻下“最强”———大*

28、明目“最强”——决明子

29、祛湿“最强”——意苡仁

30、消食“最强”———神曲

31、驱寒“最强”——生姜

32、生津“最强”———石斛

33、温痰“最强”———半夏

34、清痰“最强”———贝母

35、退*“最强”———茵陈

本人现在坐诊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中医临床治疗12经中药配伍规律,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