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辨证学》、《中医治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跟你聊聊,如何来养我们的下肢。
一句话,你我的下肢,都不能有“湿热”!
什么叫下肢有湿热啊?有了湿热,下肢、双腿会怎样?
我还是用真实的医案给你说说把。
话说好多年以前啊,我遇到一个患者,男性,40多岁。
他什么毛病啊?腿疼!
来的时候,左腿屈曲侧卧,不敢动,不敢翻身,活动受限,步履艰难。只要一动弹,左腿立刻就疼得不行。
这到底啥病啊?
我仔细查看舌脉,发现舌红,苔*而厚腻,脉象弦滑。舌边还有一点瘀斑。
仔细询问,患者口干尿*,心烦不寐。
再问缘由,得知,患者最初是外出的时候不慎淋雨。回到家中以后不久,这腿就开始疼上了。
我问,患者以前的生活饮食习惯如何?
家属回答,标准的“酒人”!有局必到。发病前外出,就是和人喝酒去了,这才被雨淋到。
听到这些,我心里算是有数了。
我寻思了一下,写了一张配伍。方见——
*柏、苍术、牛膝、木瓜、防己、独活、威灵仙、秦艽、地龙、白芍各15克,茯苓20克,薏米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我告诉患者,你的问题是下肢有湿热之邪浸淫筋脉了。我用这个配伍,帮你洗去湿热,当有疗效。
果然,不出所料,三剂之后,患者疼痛消失。我遵原方稍作加减,做善后调理。最后,这个患者跟好人一样,痊愈。
临别,患者家属对我千恩万谢。我却明言直说:“今后,务必要管好患者,千万不能让他再喝酒。他这一次犯病,问题就出在酒上”!
我给你讲讲这个道理吧。
我在开篇的时候说过,我们的下肢,千万不要有湿热之邪。
很显然,这个患者的问题,就属于下焦有湿热了。
你看,他舌红,苔*腻,这不是湿热之象吗?口干尿*,心烦不寐,这更是有热的体现。湿热浸淫下肢经脉,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发为腿痛。湿热之邪淤阻气血,故而舌有瘀斑。
关键是,他这个湿热哪里来的?我看啊,有内因,也有外因。
外因,就是淋雨。淋雨,就是感受湿邪啊。内因,就是他好饮酒。酒,乃是湿热之物啊。它有很强的热性。总喝酒,热性就蕴在里头。你外头再来点湿邪,好,里应外合,恰好形成了一股湿热。他的下肢就开始疼了。
怎么办啊?就得清下肢的湿热啊。
我用的配伍,就是中医传统配伍四妙散的化裁。总的来看,用苍术、*柏清下焦湿热,牛膝通下肢血脉,活血止痛,薏苡仁清利下焦湿热。在此基础上,用木瓜舒筋活络,用防己利水,用独活、威灵仙、秦艽来祛风除湿。白芍养阴止痛,地龙活血通经。茯苓健脾利水,增进除湿之效。
这就是基本意图。
我把这个写出来,不是说想表白我自己,水平有多高。其实,这个配伍特别简单,学过中医的人一看就懂,谁都会。我是想借用这个医案和医方,给大家说明一个道理。这就是,湿热之邪是如何伤害下肢的,我们又该如何防范湿热之邪。
其实,中医里头的很多下肢痹痛,往往源于湿热。上文这个还算好点,最闹心的是湿热下注导致的痛风等。那个疼法,别提了!湿热浸淫下肢经脉,阻滞气血,经络不通,疼痛难忍。患者舌脉往往有湿热之象。
那么,你也许会问,下肢为什么偏偏容易受湿热之邪的侵害啊?因为湿热之邪作为阴邪,它喜欢往下走啊。水往低处流啊!所以说,咱们的下肢就天然地容易受湿热困扰。这很好理解。
如何防湿热之邪呢?关键是从饮食入手。你看这患者,最初是淋雨。但是淋雨,不是主因,主因是他体内蕴有湿热!也就是说,苍蝇不叮无缝蛋。你要是体内没湿热,即便外面淋雨了,湿邪也和热邪无法结合,不能兴风作浪。这就是说所谓“湿邪郁而化热”,其前提,就是体内有热。因此,要想预防这个事儿,就从饮食入手,减少湿热之品如酒类、肉食的摄入。我们体内环境清爽、干净,就不怕外邪“郁而化热”,你说对不对?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中配伍,普通读者朋友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