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话中药()——桑寄生(1)
桑寄生,《神农本草经》上称之为桑上寄生,是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桑寄生或毛叶桑寄生的枝叶。分布于我国东北南部至长江中下游各地。因鸟食其种子后不易消化而排泄于其他树上而传播。
《神农本草经》认为,桑寄生味苦性平。主治腰疼,小儿背部僵硬,及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能安胎、补养皮肤、坚固牙齿、治疗脱发,促进毛发生长。其果实能治疗眼疾。
中医认为,桑寄生微苦性平。因能养血润筋、曲风通络、强筋骨、补肝肾、安胎下乳,而一直被古人奉为益肾补血的良药。肾主骨,肾得补则筋骨强健,不会萎弱无力以至染上风湿病。而发为血之余,血得补,则毛发自然得到滋润而不致枯槁脱落。
桑寄生的主要功效在于补肝肾、益精血。它能祛除血中风湿,适用于长期患风湿痹症而导致精血受损,使筋骨失去滋养,从而产生萎弱无力、腰膝酸痛等症状。桑寄生也适用于肝肾虚损、精血不足而造成的怀孕胎漏、胎动不安、视物昏花、头晕耳鸣等症。
现代临床证明,桑寄生还有降压、利尿及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心脏病。
看更多的文章,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