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2舌诊人体物质转化与能量输布体系
TUhjnbcbe - 2021/4/8 17:55:00
白癜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http://m.39.net/pf/a_4302816.html

第2节?人体物质转化与能量输布体系

大家先画一下上面这个图。

把下面这个画到上面那副图的右边。

我的画图功夫还有待提高,大家把这两张图并到一起,左边相生,右边相克,中间那个人可以画的漂亮一点。

一会儿再加上我后面讲的内容,我们再把它填充上去,明天看看有没有同学把这张图画的比较漂亮的,给我发上来。

??人体物质转化(由上而下)与能量输布体系(由下而上)

昨天,我们从微观的角度,简单的聊了一下人的小宇宙。

通过我们人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开合吞吐,感受了人体的奥妙。

当然,这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很基础的一部分。

但是,恰恰这一小部分也能证明什么?

证明我们古人的伟大之处,见微知著。

?

微观的世界非常渺小,现代医学的探究一直没有停止。

我们上学的时候呢,学过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

但是,我们越来越明白人体了吗?并没有,反而问题越来越多了。

发现可研究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为什么?

从微观的角度入手,那是无限可分的。

我们每年都有大量的微观课题来研究中医。

那我们的中医看病水平越来越高了吗?

显而易见,也没有。

?

但是,中医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了,

看病的技术和手段在延伸了,工具越来越先进了。

但是,有一点没有变,它的核心理念一直没有超越。

甚至没有超越汉朝时期的张仲景那个年代,甚至有可能还低于那个年代。

?

我们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体系有两部分,物质和能量实际上就是阴和阳,我们一直在说物质是阴,能量是阳。

实际上这个体系就是阴阳体系。

它有两部分,一个是物质的转化体系,一个是能量的输布体系。

?

我们昨天说,食物的消化吸收,细胞的开合吞吐,都属于物质转化成能量体系,就是把物质转化成能量,然后排出垃圾,这个过程是由上而下的。

简单的说就是食物从口腔进入,到胃、到小肠、到大肠的吸收,废物经过前后阴排出体外这么一个过程,

这是一个大的消化系统的过程。

另一个,就是把能量输送到全身各处,并且进行合理的分布,要控制谁多谁少的问题,不能说我跟你关系比较好,我就多给你分一点儿,不是这样。

是根据合理的需要进行分布,这个分布的路线是由下而上的,从下焦到中焦向上焦传导,最后就由上焦的心、肺布散到全身。

三焦,我们可以简单的来理解,对应三才体系:天、地、人。

人气在中,天气在上,地气在下。

我们的身体以横膈膜为界,上焦是心肺,就是我们的胸腔里面、肋骨后面;

肚脐以上,为中焦;肚脐以下到耻骨联合这一段,为下焦;

中焦是脾胃,下焦是肝肾。

人体的气机运行,先天之气,就是你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通过脐带和母体相连,

那个时候,你的能量都是经过肚脐从母亲那里供给。

你的垃圾废物也通过肚脐进入到母亲的胎盘循环当中。

所以,等到你瓜熟蒂落、出生的那一刻,

肚脐的下面留下了什么呢?

脐带被打了一个结,留下了什么呢?

留下了一点真元,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气。

这点元气,随后扩散到两肾之间,

这里就留下了一个你生命的种子,就是我们的元气。

这个元气向上升,和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与之合到一起,叫中气,中间的气,

那再合再往上走,和我们呼吸进来的交换以后的这个清气(也就是与氧气)合到一起了,就叫宗气。

那这个宗气呢?再通过贯心脉行呼吸,

就是说,通过呼吸运动,通过心脏的搏动,布散到全身各处去,这是我们的能量的一个输布过程。

??五行相生相克

在天地之道当中,是以五行相生为顺。

我们之前所有的五运六气相关内容的学习当中,都是沿着五行相生的这条路在走,

而相克呢?是给你制造一个障碍,不让你走的太快,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相克实际上是什么呢?

就像我们的孩子要上学一样,小学到初中需要一个考试,初中到高中需要一个考试,高中到大学是不是要经过考试,大学到研究生要考试,硕士到博士要考试,博士到博士后还是要考试,实际上,我们这个相克的关系就是一个检验,就是一个规则的压制。

?

我们以前说过,生就是上升;克,就是为了制约过度的升,就是这样。

那因为有了这个克,生就不会没有限制的增长、向上。

而这个限制,不是为了减缓你上升的速度,而是为了让你积聚能量。

积聚到什么时候呢?等你能够有足够的能量来突破这个障碍。

突破了以后就成什么样了?木就生了火了,就变成了另一种能量的形式。

所以,积聚能量是为了转化能量,要变成另外一种能量。

相克,实际上就是为了压实能量,为了储备、转化,做一个动力的必然的准备、储备。

?

那在五运六气里面,有24节气,一气有三候,

那每一个节就是一个跨越,

那每一个季,就是一个大的变革,

那每一次的转变,都变成了别的能量,

所以,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它的转化都需要一个能量的积聚,才能来完成。

?

人体的能量输布过程中,中医有一个核心的理念,叫“一气一元论”,

也就是气的根本只有一个,是元气,

但是我们身体里是只有一个气吗?不是,

我们刚才说了,这个元气到了中焦,叫中气;

到了上焦,叫宗气;

到了各个脏腑的时候,叫肾气、肝气、脾气、胃气、肺气、心气,

每一个脏腑都有它不同的气。

也就是说这个元气到了哪里都要入乡随俗,

在这个由下而上的生成过程当中,它要变成别的气的时候,

也就是要进行木火土金水之间的一个转换,

这个转换和我们四季的转换是一样的。

?

肾气进入肝脏变成肝气,本质变了吗?

本质没有变,都是能量。

但是它的体用变了,它的作用变了。

肝气、心气、肺气、肾气,它们在相互转化。

这个转的过程,一定要有一个压力差,或者是气机的浓度差。

如果没有这个压力差,它就不可能进行转化。

那过不去了,会怎么样呢?

过不去了就会出现淤堵。

我们看中间这个人,刚才说了,绕肚脐一周的是谁?——带脉。

中焦和下焦的界限并不是很明确,那我们以带脉为界。

为什么这样呢?

因为带脉本身就是一个约束。

那中间以膈为界,以横膈为界,分成中焦和上焦。

那上面,脖子以大椎为界。

1.?土克水,水生木

那么这么来看,肾脏的能量往上走,这元气要往上走,

上面是谁?是脾胃是土,

土怎么样?土会压制它,土要克水,要抑制它,它要往上冲,走中间这条路就不好走了。

所以,它要往两边走。

所以,我们说“肝起于右,而升于左”,所以它要往两边移动。

那往两边的这个移动的过程就出现变化了,就变成了肝气,由水而生了木。

2.?金克木,木生火

那在哪个地方给它抑制呢?肚脐这一圈儿的带脉。

肝的能量是走两边的,左右两胁是肝胆区,走两边,它受到谁的抑制了?

横膈,受到谁的抑制?受到肺的抑制,金克木。

所以,直接往上走、走不了了,所以它往哪儿走呢?往中间走。

往中间走的这个过程当中,形成了一个压力,形成了这个压力木就生了火了。

对心脏的这个能量进行了转化,就推动了心区的能量,这就是木生火。

在这个运动当中,木受到了金的阻止和压力,所以能量就开始出现了变化、异化,

这个异化就是由中间走的,中间这个地方是什么?

巨阙穴。

所以,心的募穴在于巨阙穴。

3.?木克土,土生金

那心火呢?

是要向下移动的,向下移动的这个过程要受到水也就是肾气的压制。

所以心火下移到了小肠,

小肠分清泌浊这个功能,我们以前讲过,这属于脾。

这就是火生土。

?

脾气散精要上归于肺,这是土能生金,

那在这个过程中,脾气是怎么上去的呢?

受到两隔膜,也就是两胁的木气的压制,木克土。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像什么一样呢?

像水龙头一样,你给捏住了以后,这个冲击力是不是就会变大啊?

你捏住水龙头以后,是不是水流就变成水花了?

所以,呈雾露之状进入肺中,这就是土能生金。

4.?金生水,水克火

肺气的能量是主宣发肃降的,宣发,刚才说了,呈雾露之状要往四周布散,

那这个时候,受到谁的影响呢?受到火的影响,

要对它进行加热,加热就要蒸腾,蒸腾往哪去呢?

往后背,背为胸中之府,

跨过中府、云门往肩胛后方就走了,沿着脊柱。

往哪走?金能生水,直接往肾区移动,由上往下,这是金能生水。

?

这就是我们人体能量,以五行相生为顺的规律的整体运行。

?

那这个东西呢,我们上一节课的时候说了,不要去纠结它啊,

只要这个模型在我们的思维里,在我们的脑子里能够走通了,那我们就是对的,

走不通,就要再琢磨。

那这段东西,是我个人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后面的学习心无挂碍,不要想太多,

只要你能把木火土金水在我们人体的能量运动过程当中,

能够把它转起来,抓住几个关键点。

我们这里有几个节,后面我们还会讲到几个能量的聚集点:

肚脐(也就是带脉)、隔、肩、脊柱。

??治病,就是要打通这个圆

如果大家听晕了,也没有关系。

只要记住天人相应。

我们人体的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也是一个圆圈,周流不息。

那我们怎么来治病呢?

我们要把这个圆给它打通了。

?

昨天我们说的:清除污染、疏通河道、改善环境,那改善的是什么?

就是这么一个圈圈。

把这个圈打开了,那我们就能够把这个河道疏通了。

我们全身的机能就自然而然的会达到一个自愈的状态。

?

群里有很多同学已经吃过我给大家开过的小方子了,

那这个小方子是很有意思的,

我们昨天就说了河道的问题,

医院里,可能给大家开的药比这个要大啊,在私底下开的方子都很小,

为什么?如果我都开这么小的方子,我要喝西北风了,

我们是在一个治的状态,治疗的治的状态,是辨证论治的状态,

私底下我们是调和理,那从气机的角度来说,我给大家看几张图。

1.?图解小方子调理气机的原理所在

看这三张图,大家有何感想?

烟是向上走的,也就是能量是向上走的,

是能量越大越好吗?是能量越大就能升得更高吗?

那如果是这样,我们的第二张图,就是平时烧秸秆。

华北地区烧秸秆,北京就会出现大雾霾,这个烧秸秆的过程。

农村的孩子如果烧过,你就知道它这个烟是满地飞的、不是满天飞的。

?

第一张图,是炊烟,这个就小很多了,

它是垂直往上走吗?它是,走一段之后它就散开了。

在农村里烧过火的都知道,还没到屋顶它就散开了,往两边飘走了。

?

第三张图呢?是线香。

烧香,是我们道教文化里面特有的东西,也是民间信仰里特有的东西。

为什么要烧三炷香呢?我们敬的是三清,

因为香的这个烟能够袅袅垂直而上。

因为向上走,在道教里面认为它能够直接飘到天庭。

道教文化的特征是什么?福禄经告。

我请神的这个过程当中,我的画符、念词、念咒、祷告、念经,我要通过这个烟上达天庭,上达天听,也就是我想求谁,我想做什么,我向神告诉他地上发生了什么,都要通过这个烟的向上升的这个过程带到天庭去。

?

那大家注意到没有。

浓度越高,它的烟越低;浓度越低,它的烟升得越高,所以用药也是如此,用重剂补的是形,用轻剂调的是气,没有说用重方、大方这就不对,该用就用。

但是你要调和理,你要搞疏通,你要走气机,就要清轻才能上扬,所以,有的时候浓度越低,走得越快。

?

大家想象一下挤火车的那个情景。

现在坐高铁没什么人,你可以从第一节车厢走到第16节车厢。

如果挤在一起,你只能瘀在那里了,对吧?

所以,小方子有小方子的道理,大方子也有大方子的道理,大方子就是千*万马,

小方子就是特种作战、敌后渗透、鸣锣开道。

2.?调气小方(配方、用法)

独活5、蒲公英7、九节菖蒲1

?

我们给大家发一个小方子,药房里没有九节菖蒲,大家就买石菖蒲。

?

大家不要问我这个方子是干什么的,这是给大家的一个作业,古代神农尝百草,自己去体验药物的作用,我们也当一回神农氏。

尝一尝这个小方子吃完了以后,大家会有什么反应。

最后看看大家的反应和我给出的答案是不是一致的。

那每个人都会有所体会,这个体会就为你们去学习小方子打下一个基础,因为这个小方治病,不是我的发明创造,我也是学来的。

?

20年前,我一哥们说河北有这么一位神人,是搞气功的,他的用药很有特色,

让我跟他去看一看,后来真去了,去了三次都没有见着,第四次的时候见到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这个东西并没有感兴趣。

因为老先生当时的状态也不是特别的好,因为各种原因吧。

然后,我也没特别在意,我买了他的一堆书就回来了,也没太看。

后来无意当中发现了他的有一些理念,和我的思考有些接近,于是又去拜访了他几次。

等到我真正发现这个东西的神奇之处的时候,老先生已经仙游了,非常的遗憾,但是很多东西已经根深蒂固,

所以小方子很简单,但是它的效果确实出乎意料,大家一试便知。

?

那怎么用呢?

把独活5、蒲公英7、九节菖蒲1这三味药打成粉。

用秤称一下,这一副药分成七份,

装到茶包袋里,每次用一包。

用到毫升的开水冲泡两分钟,一天两次。吃三天。

那每一次的用量非常非常的小,大家喝完了以后告诉我有什么反应。

?

方子大的话,这一个方子吃两回,一副药可以吃七天。

明天的课,我会告诉大家这是干什么的?我们喝这个药的目的是什么呢?

让大家去体会,看看大家的感悟和我明天讲的内容是不是一致的啊,

这次的课程,我们是两个部分:“小方调气”、“食疗养形”,一点点慢慢来。

?

问:请问一下老师,怀孕的人可以吃您开的小方子吗?

答:还没吃就不要吃了,如果吃了也没关系。

?

问:生理期可以喝小方吗?

答:可以

?

问:小方“独活5、蒲公英7、九节菖蒲1”,小孩可以喝吗?!

答:可以,但那么小的孩子就别喝了,他有感受也体会不到啊,也不能告诉我,

所以,那就不要喝了。

?

下课。

?

?

小医闻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2舌诊人体物质转化与能量输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