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按:记住,方歌只有28个字,编写的人是不会在方歌里面讲废话的,说不定下一个考点还是在方歌中,期待你去挖掘。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欢迎转发或文末点一下“在看”,谢谢!
张氏镇肝熄风汤,龙牡龟牛治亢阳,
代赭天冬玄芍草,茵陈川楝麦芽襄。
生龙骨、生杭芍、生龟板、生牡蛎、天冬、玄参各五钱,茵陈、麦芽、川楝子各二钱,生赭石、怀牛膝各一两,甘草一钱半
镇肝熄风汤方歌前三句讲方剂组成和病机,
后两句补充方剂的组成(十二味药)。本方所治的类中风,其实也叫内中风。由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阳亢化风、气血逆乱所致。肝肾阴虚为本,阳亢化风为标。轻者类似风中经络,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斜。重者类似风中脏腑,眩晕跌扑,昏不识人。此证本虚标实,本缓标急,急则治其标,以镇肝息风为主,佐以滋养肝肾之品。本方在配伍上有三大特点:其一,针对类中风阳亢风动,气血上冲之病机,重用牛膝引血下行,直折亢阳,开平肝熄风法之又一蹊径;其二,群集大剂生赭石、生龙骨、生龟甲等金石介类药,使本方具有较强的镇逆熄风之力,在平肝潜阳药的运用上,较前人有独到之处;其三,兼顾肝脏的生理、病理特点,佐以川楝子、茵陈、生麦芽疏肝泄热以及白芍、玄参、麦冬育阴柔肝,以防单纯重镇相反激发气血上攻之弊病。
十版方歌与九版一样,不再赘述。
1.(A46、A50)镇肝熄风汤中重用怀牛膝的主要用意是:
A.补益肝肾
B.活血利尿
C.祛瘀通经
D.引血下行
E.以上都不是
2.(A50)镇肝熄风汤中少佐茵陈,意在:
A.清泻肝热
B.疏解肝郁
C.疏肝泄热
D.清热利湿
E.以上都不是
3.(A47)镇肝熄风汤中少佐麦芽的主要用意是:
A.疏肝解郁
B.疏肝和胃
C.消食护胃
D.和中护胃
E.消食化积
4.(X)组成药物中含有川楝子的方剂是:
A.一贯煎
B.金铃子散
C.天台乌药散
D.镇肝熄风汤
5.(X)下列选项中,属于镇肝熄风汤证病机要点的是:
A.肝肾阴亏
B.风痰上扰
C.肝阳上亢
D.气血逆乱
点击空白处上下滑动查看
答案:1.D;2.C;3.A;4.ABCD;5.ACD。
第1题:谨记镇肝熄风汤的4个病机,最后一个为气血逆乱,方中怀牛膝归肝肾经,入血分,性善下行,故重用以引血下行,并有补益肝肾之效为君。A.补益肝肾应该是牛膝在独活寄生汤中的作用;B.活血利尿应该是牛膝在天麻钩藤饮中的作用;C.祛瘀通经应该是牛膝在小温经汤(《妇人良方大全》的温经汤)中的作用;D.引血下行是镇肝熄风汤中重用怀牛膝的主要用意,这同血府逐瘀汤中用牛膝的作用相同,只是所治的证缓急不同。
第2题:结合药物本身的功效及方剂的功用来做题。因为肝本身喜条达,现在既用重镇的药,又用了引血下行的药,这对于镇肝熄风是有好处的,可肝又是以条达为顺的,压得太厉害了,不但无效,而且还会起到反激而上的作用。所以用一个药兼舒肝气,但又不能助热,故首先考虑用寒性的药,故用茵陈、川楝子疏肝泄热。
第3题:麦芽在中药学中是消食药,这几题容易误选消食,但镇肝熄风汤的作者张锡纯指出麦芽“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舒肝宜生用,炒用之则无)。夫肝主疏泄为肾行气,为其力能舒肝,善助肝木疏泄以行肾气,故又善于催生”。药真题反复强调,中药在方剂中,是为方剂服务的,要根据方剂的需要发挥它的作用。总的来说,茵陈、川楝子、生麦芽均能疏肝(这也是原方主要用意:调达肝气),但是茵陈、川楝子还能泄热。此外,教材还认为生麦芽能和胃,因此本题按教材可以选B,但是不能选有消食的,注意两者区别。本题存在一定争议,以上供参考。
第4题:镇肝熄风汤中川楝子的作用是什么呢?(疏肝泄热)川楝子即金铃子。一贯煎是阴虚肝郁,用柴胡之类疏肝会劫肝阴,就用苦寒的川楝子;金铃子散疏肝泻热,活血止痛,能治疗肝郁有热,用苦寒川楝子也很适合。天台乌药散治疗肝经寒凝气滞证,“痞坚之下,必有伏阳”,所以用川楝子防止寒凝化热。D.镇肝熄风汤如前述。
第5题:镇肝熄风汤方证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气血逆乱为标。方剂教材治内风的这几张方,都没有化痰作用。镇肝熄风汤的病机要点有4个,但要看清楚选项中是否存在干扰项,避免不审题直接全选。
这里推荐书婷学姐的方剂考点串讲课程,详细介绍请戳:
会涨知识的考研方剂重点串讲课来啦!
扫下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