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村一品多元布局村集体经济已成石拐脱贫
TUhjnbcbe - 2020/9/22 16:07:00
如何食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67825.html

发展集体经济,是助脱贫、防返贫的长远之计。

近年来,石拐区围绕17个行*村的资源禀赋,着力发展短平快项目和培育特色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清零递增、发展壮大。

截至目前,石拐已重点打造了14个扶贫产业、村集体特色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今年地区计划再实施15个扶贫产业项目,通过“订单式”“托管式”“就业入股”等模式,将贫困人口紧紧吸附在产业链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支撑。

吉忽伦图苏木的特色种植、健康养殖和第三产业发展初具规模。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各嘎查试种关防风、红芪、独活、丹参、*苓、甘草等11种中草药数百亩,打造“特色中草药小镇”。三岔口嘎查全面铺开“土地托管”种植模式,种植面积达到亩,除种植“五彩土豆”外,还引进种植胡萝卜、大葱、地环、西瓜等10余种蔬菜水果,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4个自然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经营产业,形成了“耕、种、管、收、储、售”产业链。爬榆树嘎查集体合作社收储土地亩,种植红薯、紫皮蒜等特色农作物。绍卜亥和白菜沟嘎查利用闲置大棚发展肉羊养殖产业,已购3批只羊,通过出售羊绒、羊羔和肉羊,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白菜沟嘎查养殖“*芪鸡”,形成只存栏规模。

五当召镇村集体经济项目“多点开花”。新曙光村绿色蔬菜深加工项目,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生猪养殖家庭农场项目,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肉羊养殖项目,可实现年利润3-5万元;山樱桃育苗基地,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以上。缸房地村凝聚乡贤力量,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形成集观赏性、参与性、娱教性、趣味性、体验性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链,打造出清水白菜、富硒小米等特色农产品,同时推进和邦药材基地、旅游服务区、养老度假区等项目实施,年村集体经济突破20万元。

大德恒街道养生养老、红色文化、田园观光等扶贫产业项目“多元并进”。开洲窑子村依托靠近花舞人间、包头古城旅游景区优势,发展绿色小火车餐厅、无钒制粉厂等项目;大庙村承接包白公路修建便道工程,重点打造亩高产优质紫花苜蓿饲草特色种植产业;马场村成立兴农物业有限责任公司,鸡毛窑子村村集体物业公司助力开发喜桂图“红色之城”康养旅游项目……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

发挥肉蛋土鸡养殖、生态移民舍室圈养等项目易地搬迁后续发展生力*作用,确保搬得出、稳定住、能致富;计划争取万元扶贫资金,建设年出栏头德康育肥猪家庭农场2个、五当沟家禽养殖、KW光伏发电等项目,延长区主导产业链条;计划投资万,新建6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计划投资.9万,建设3亩高标准农田;鼓励基础较好的嘎查村,整合自然资源、产业条件、扶贫资金等优势,推动集体经济稳步增长……

伴随着年春天的到来,石拐区一项项扶贫工程正在推进,一件件扶贫举措正在落实,一个个扶贫产业平台正在搭建,把产业和项目规划到村到户,带动贫困居民和全体村民增收致富,建立健全预防产生贫困风险的防控体系,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展开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牧区新图景。

文/李慧主编:薄羽飞

郎朗“快乐的琴键”音乐教室落户包头石拐这项公益捐赠覆盖内蒙古五地

李新春做客《行风热线》“零距离”与听众交流

月色美风轻柔 夜色下的喜桂图美出新高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村一品多元布局村集体经济已成石拐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