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日历,发现马上就要临近小暑了,到了小暑就意味着要入伏了,要开始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了,除了炎热暴雨也开始逐渐增多。那么对于类风湿患者来说,小暑后的湿热天气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类风湿在中医中被归类为痹症,主要是因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阳气不足,卫外不固,直接感受风寒湿邪,导致气血不通,不通则痛。
痹,说通俗点就是闭塞不通的意思,当身体受到外邪侵袭后,气血不能顺利运转,进而导致经络、关节、肌肉等部位疼痛、麻木、肿胀。
但是由于患者各自的身体素质不同,感受的外邪不同,病程长短不同,表现出的症状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其核心不外乎两种,不通和不荣。
不通主要会表现出疼痛、肿胀、关节僵硬、畸形、皮肤瘀斑、皮肤硬化、发热等表现。主要是由于邪气痹阻于肌肉、筋骨、关节,导致经络阻滞不通,“不通则痛”
不荣主要会表现出皮毛色泽异常、四肢麻木不仁、肌肉萎缩、神志异常、口渴等表现。主要是由于患病日久,气血内耗,同时脏腑功能异常,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亏虚,四肢皮肉失于荣养导致。
在实际治疗当中,不通和不荣是一个难以单独分开的存在,不通日久必会气血两亏形成不荣,反之气虚不荣,气血运转无力,也会导致不通。所以在治疗上我们也是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疗核心。
早些时候我治疗过一个这样的病例,患者是一个69岁的退休职工,常年的工作和家务落下一个关节疼痛的病根,平时阴雨天气关节疼痛更是严重,以为是累的,总是吃一些止痛药抗一下就过去了。
直到前段时间,总是阴天下雨,天气变换太快,患者不小心患上了感冒,自从感冒之后,关节疼痛的症状就开始加重,而且平时还出现了怕风怕冷的症状。
跟楼下大妈们聊天知道这可能是类风湿的症状,想通过中医治疗缓解疼痛就找到了我这里。
患者来诊时是家人搀扶着进入的,对患者检查发现,患者的四肢关节出现了明显的红肿和关节变形,关节活动度也不足,舌薄白发腻,脉沉细,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肝肾亏虚感受风寒的证型,血液和影像学检查也证实了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我为她开出了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患者一周后来诊可以自己走入诊室,关节疼痛肿胀的症状有所减轻,我又根据患者当时的情况调整了方子,患者继续治疗了一个半月,全身症状基本消除,未见复发。
独活寄生汤出自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是一个常用的治疗类风湿的方子,对肝肾两亏气血不足的患者效果明显。
方中独活能祛下焦之风寒。细辛温通经脉,祛风止痛。熟地、杜仲、牛膝、寄生补肝肾强筋骨。
党参、茯苓、甘草益气健脾,扶正阳气。防风、秦艽祛风胜湿,通络舒筋。桂枝温经通络、散寒止痛。当归、川芎、白芍养血和血。
全方合用既能补肝肾又能益气养血,并能祛风散寒燥湿,是一个治疗虚性风寒湿痹的一个比较全面常用的方剂。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小暑时节祛除湿热的茶饮,陈荷砂仁茶。
制作起来也是非常简单,选用陈皮,干荷叶,砂仁泡水即可。陈皮芳香化浊、理气和胃,砂仁化湿开胃、湿脾止泻。
这个茶饮可以健脾助运,化湿止泻,对类风湿患者的病情控制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以上就是本次的分享,文中的方剂均应平台要求消去用量,如有不适应当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切勿私自套方抓药,以免对病情造成不利的影响。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还请多多点赞转发,共同为自己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图文夏日征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