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位之家有滔天的富贵,也有无尽的凶险,尤其是后宫当中充满尔虞我诈,每个人都心狠手辣。宫中女子似乎都是无情之人,比如武则天就依靠她的无情手腕登上帝位。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提携武则天的徐惠,就是宫中少有的贤妃。
徐惠出身世家大族,样貌清秀,文采斐然,天资聪慧,她五个月就会说话,四岁就已经熟读《论语》,八岁即会作诗。父亲看到徐惠的天赋本想让她收敛,但她的才华实在太过出众,远近闻名,唐太宗得知以后,便将她召为才人。
大多数女子进宫以后都会处心积虑的想得到皇帝宠爱,争权夺利,然而徐惠却与世无争,她进宫以后手不释卷,醉心于文学。而徐惠的淡然让唐太宗更加欣赏她,将她升为充容。
贞观末年,唐太宗穷兵黩武、大兴土木,百姓苦不堪言,民怨沸腾,许多大臣向唐太宗劝谏,但效果不佳。徐惠看到百姓苦难以后,毅然向唐太宗劝谏,说征伐不断、大兴土木会劳民伤财。徐惠的举动其实非常危险,因为古代皇帝大多不喜欢后宫女子插手政治,不过天下百姓与自身安危,徐惠最终选择前者。徐惠的劝谏让唐太宗开始自省,他很赞同徐惠的话,并愈发宠爱她。
徐惠从不与宫中女子争宠,而且她胸怀宽广,不善嫉妒。在武则天初入宫中时,徐惠已经非常受宠,武则天却没有见唐太宗的资格。武则天刻意接近徐惠,与她结为姐妹,徐惠看武则天太过孤寂,于是在唐太宗面前提起武则天,武则天这才得到李世民的召幸。可以说若不是徐惠的推荐,武则天连第一步都踏不出去。
如果说唐太宗可以长寿的话,徐惠可能也会成为著名的宠妃,只可惜在她二十多岁的时候,唐太宗就驾崩了。唐太宗死后,徐惠忧郁成疾,她不愿独活,因此不服丹药。在去世前,徐惠对左右人说道:“先帝待我优厚,我希望早一点死去,魂魄有灵,能够早日侍奉在先帝陵寝是我的心愿。”接着徐惠又写出绝笔诗,诗句凄然无比。随后不久,徐惠就忧郁而死,死后被追封为贤妃,葬在唐太宗的旁边。
徐惠在宫中地位不高,她去世以后才被追封为贤妃,而她生前连妃都算不上。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人微言轻的后宫女子,却能不惜自己的生命,做出许多皇后都不敢做的事情,向唐太宗劝谏,她的行为令人钦佩。只可惜这位文采斐然,在宫中都不愿放下手中书卷的奇女子,最终却追随唐太宗而去,死时年仅二十四岁。徐惠与唐太宗美好而凄然的爱情故事,在充满尔虞我诈的宫廷当中,实在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