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诸葛亮唱梁甫吟,是为了表明志向我们都
TUhjnbcbe - 2025/3/9 17:22:00
诸葛亮好为梁甫吟,自比管乐

诸葛亮在跟随刘备之前,曾经在荆州游历,拜在司马徽门下学习,同学的有徐庶、庞统等人。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经常吟唱一首乐府诗,叫《梁甫吟》,而同时他又喜欢把自己跟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谋臣管仲、著名将领乐毅相比,于是就有人说,诸葛亮作的这首诗有表露自己宏大志向的意图。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那么,这种说法真的靠谱吗?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而诸葛亮唱作的《梁甫吟》更多是他的身世决定的。

《梁甫吟》讲了什么

《梁甫吟》中的梁甫是一座山的名字,在泰山之下,所以也叫《泰山梁甫吟》,它是带有齐地风格的汉乐府诗。而诸葛亮出身琅琊,家乡和这首诗的出处一致,所以有人认为它的作者就是诸葛亮。

梁甫吟原文

梁甫吟讲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故事,齐景公时期晏子通过计谋,除掉了当时三个受宠的武将。

那么这个故事的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二桃杀三士”始末

春秋末年,晋楚两国因为内部问题,逐渐失去争霸中原的能力,这时候齐国的齐景公野心膨胀了起来。齐景公早年比较勤奋,任用晏婴为宰相,把国家治理的还算井井有条,齐国开始向霸主复兴之路迈进。

晏婴就是”晏子使楚“的那个小个子,他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佐齐国朝政五十余年,是个厉害角色。而齐景公连年对外作战,身边也有了一些战功显赫的武将。

其中田开疆、公孙接、古冶子三个人,孔武有力,勇猛异常,最得齐景公喜爱。而三个人仗着主公恩宠,平日里嚣张跋扈,并不注重礼数。晏子注重礼教,觉得三个人起了十分不好的示范,担心国家因此而再次陷入动乱,所以就有了除掉三人的想法。

有一次,齐景公园子中的果树结了三个大桃子,晏子给齐景公送去一个,剩下两个奉齐景公的命令,要赏赐给功劳大的臣下。刚好田开疆、公孙接、古冶子三个人在场,于是晏子让他们分别论述自己的功劳。

剩两个桃子,赏赐给大臣

公孙接最先发言:”我曾经跟野猪搏斗,还杀死一只带着幼崽的母老虎,我这样勇猛的人,配不上吃一个桃子吗?“于是,公孙接,拿过一只桃子。

田开疆紧接着发言:”我披坚执锐,在战场上与敌军肉搏,两次杀退敌人,像我这样的军功,也值得独享一只桃子吧!“说罢,他也拿过一只桃子。

这时候,桃子没有了,而古冶子还没有说话。只见他脸憋得通红,胡子都要竖起来了,忽地站起来拔出宝剑,指着公孙接和田开疆说:”有一年我陪主公渡黄河,主公的马被一只大鳖拖到河中央。我逆着水流,潜行了九里,找到那只大鳖,连鳖带马又带了回来。岸上的人看到,无不惊叹,以为我河神。我这样厉害的人,竟然分不到一个桃子,不配得到主公的赏赐!“

田开疆和公孙接不知是害怕还是羞愧,双双交出桃子给古冶子:”我们两个没有古冶子的功劳,却擅自抢先占有这两个桃子,我们如此贪婪,又怎么配得上勇敢的名号。我们实在是羞愧难当,有何脸面活在世上。“

田开疆和公孙接自刎

说完,两个人纷纷拔出剑自刎了。古冶子看着二人的尸体,又说道:”我们三人号称兄弟,我独活就是不仁;吹捧自己就是不义;后悔而不敢赴死,就是不勇“。说完,古冶子也自刎身亡。

晏子就通过这样的计谋,为齐景公除掉了朝中的隐患。而”二桃杀三士“也成为了古代历史上有名的阳谋,背后的关键,是通过抛出光明正大,冠冕堂皇的利益,引发大家争斗,两败俱伤的结果。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大权在握,看起来和这个”阳谋“无半点关系,那么这个故事,跟诸葛亮又有什么关系呢?

诸葛亮为何作梁甫吟

诸葛亮的祖先本来是琅琊的望族,但父亲早亡,家道中落。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都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亮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来到了荆州。

诸葛亮早年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

诸葛玄早年本是荆州刘表的下属,被刘表派往朝中像天子述职,这时,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去世。诸葛玄就向刘表请求,述职后直接回徐州帮兄长料理后事。

当时又赶上曹操攻打徐州的陶谦,诸葛均就带着两个侄子和两个侄女躲避战乱,逃往庐江一带。庐江当时是袁术的地盘,诸葛均投奔袁术后,被上表朝廷推举去做豫章太守。

豫章当时在江西南昌,豫章太守周术去世后空出了职位。而诸葛均去了豫章后,朝廷又额外安排了朱皓做豫章太守,于是朱皓就与诸葛均发生了冲突。

这里与”二桃杀三士“中的僧多粥少情况相同。

朱皓不是个省油的灯,他向扬州刺史刘繇借兵攻打诸葛玄。诸葛玄兵败退入西城,后来西城百姓反叛,诸葛玄被杀,首级被送给了刘繇。

如果诸葛玄是因军阀争斗而死,那么诸葛亮作《梁甫吟》就不足为奇了。一是符合齐地风格,是诸葛亮的家乡风格;二是符合诸葛亮的亲身经历,叔父诸葛均的死和故事有些类似;三是《梁甫吟》属于哀歌,曲风悲伤,可以诠释为诸葛亮对相依为命的叔父的追思。

梁甫吟表达了诸葛亮对叔父诸葛玄的追思

不过对于诸葛玄的死因,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留下很多疑点:

他兵败后投奔了荆州刘表,后来死在了刘表那里。这种说法倒是贴合诸葛亮辗转到荆州的情况,不过南昌距离荆州尚远,诸葛均如何能逃入荆州呢?

而且根据《献帝春秋》对朱皓以及《三国志》对笮融的记载,我更相信是兵败身死。朱皓占据南昌后,刘繇派手下的豪强武装笮融帮他进攻诸葛玄。笮融这个人名声很差,先后杀了两个收留自己的人。

这次去南昌,不但没帮朱皓,还顺手杀了朱皓,自己做起了豫章太守。刘繇闻听后大怒,派军队攻打笮融。笮融理亏,部队一触即溃,自己逃入深山中,被当地百姓和山中的少数民族抓住。杀死后,首级送给了刘繇。

上面的事情发生在年,诸葛玄死于年,也是死于民众叛乱,首级也是送给了刘繇。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与诸葛玄大战的是朱皓,首级却被送给了刘繇。

笮融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综上,我更倾向于诸葛玄不是死在了刘表那里,而是死在了西城。

#诸葛亮#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诸葛亮作《梁甫吟》是为了追思自己在军阀斗争中惨死的相依为命的叔父诸葛玄。而不是世人所说的自比管乐,用来明志的说辞。

其他诸葛亮解说传送门:

诸葛亮的两个同学,才华和出身不比他差,为何成就不如他

诸葛亮早年投奔刘表,却不被任用,徐庶不去曹营刘备也不会用他

司马懿的一石四鸟之计,让诸葛亮都自叹不如

1
查看完整版本: 诸葛亮唱梁甫吟,是为了表明志向我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