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同是闭关锁国,大明痛击英军,大清却因漠视
TUhjnbcbe - 2024/12/20 21:15:00
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年二月初六的虎门,战争的阴云笼罩已经笼罩,海面上英国远征军的十艘蒸汽机铁甲战列舰已经蓄势待发,站在英舰“伯兰汉”上的英国谈判代表义律镇定自若,他拿起单筒望远镜看了远方的虎门靖远炮台,诙谐的对身边的英国军官考尔斯说:“一会儿战斗结束后,我们需要留下几尊他们(清朝)的炮,因为这样的古董已经很难找了”而考尔斯似乎在幽默方面并不落于下风,他对义律说道:“领事先生,当你深入他们土地的时候,也许你会发现,他们的海岸上到处都是这种古董。”

八旗军出征画卷

战斗的结果,我们在初中上历史课的时候就知道了答案,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以下数百名镇守炮台的清军阵亡,靖远炮台几乎被炸毁,英军苏格兰第26来复枪队,在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占领了整个炮台,这场战斗,英军的伤亡,仅仅是一起参战的孟加拉火枪联队,有二十余人伤亡。大清天朝上国的迷梦,在这个并不晴朗的午后,被打成粉末随着虎门带着血腥味的海风飘进了历史潮河中!

原比例复原19世纪英国蒸汽机战舰

消息传到北京的时候,英军已经占领了广州城,道光皇帝在太庙看着祖宗的灵位们潸然泪下!其实平心而论,笔者认为道光皇帝算不上一个地地道道的“昏君”,他登基之后,也曾大力整顿吏治,整顿八旗军与绿营军中的多年积弊!但无奈的是当时的世界发展,确实已经与这位心怀宏志的君主心中所想的那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江河日下的封建体制和与之伴随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已经无法与新兴崛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我想,道光一定不曾想到!这些都不知道是从哪儿蹦出来的金发蓝眼的蛮夷,居然让巍巍中华变得如此岌岌可危!

战争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但却几乎没有捷报传来,我想这个时候的道光皇帝心中一定是纠结于煎熬的,作为就不经战争的大清王朝,突如其来的战争让朝廷内外的士大夫阶层都将目光聚集到了这位还在壮年的君主身上,随着之前自己改革的推进,这位帝王太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巩固自己的权威!

清军在鸦片战中装备的抬枪

无奈天不遂人愿,广东、福建、浙江官员的上表,从之前的蛮夷不足为虑,逐渐变成,“洋兵火器,其速甚疾”,“炮丸射距非我所能及”。当福建的官员用六百里加急将洋人的战船画图送到这位皇帝手中的时候,他大概才平生第一次知道,原来不用船桨与风帆,一艘船也可以在水中来去自如!他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战船是可以用铁皮铸成,而且可以放三层的大炮!但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就算在相同的距离开炮!大清的火炮也往往不能击中目标,而洋人的火炮却几乎炮炮中的。这个问题直到他的儿子咸丰登基后,才明白洋人的炮筒中,有种曲线叫“来复线”。而他的境况比自己的父亲还要糟糕,圆明园被付之一炬,曾经让亚洲各国胆寒的满洲骑兵,在八里桥被英法联军打的全军覆没!三万人的队伍,领头的增格林沁带着残存的几十个亲兵回到皇帝身边复命!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场景油画

百年来,当人们谈起这段辛酸的历史,往往把清朝的闭关锁国当成导致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诚然,清朝的闭关锁门国策确实是导致中国落后的原因,但我们纵向比较一下,明朝也因倭寇问题也长期实行闭关锁国,但为何明朝的武备水平特别是火器水平却没有被同时期的世界落的那么远,甚至在年的明英战争中,明朝军队还在虎门大败蓄意挑衅的英国舰队!最后英国人对明朝赔钱了事!这次战斗,英国舰船尝到了明朝舰载神机火箭威力,笔者不是开玩笑,明朝真的把箱体火箭搬到了船上,西方人认为这是人类舰载火箭炮的鼻祖,另外明军的弹射的神火飞鸦落到英国军舰上面瞬间引起了大火,令英国人恐惧!

图为被朝鲜军队引进的大明神机箭神火飞鸦复原品

那么,为什么到了清朝中国火器的水平就近乎停滞不前甚至后退了呢(虎门炮战,清军甚至都没有装备开花弹),原因很大程度就在于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明军始终是以步兵为主兵种的国家,当自己面对游牧民族的时候,火器的使用就显得很重要,在明朝中晚期火器已经相当普遍的列装部队!并且衍生出了步炮协同,步骑协同的诸多战法!可以说明朝是亚洲地区进入初级近代化陆军最早的国家!火器列装是明朝军事基本国策,但笔者认为这样的明朝却为日后清朝对火器的冷落埋下了伏笔,为什么呢?因为明朝发展火器的时候正处于世界范围内冷热兵器的交替时期,这一时期,火器种类虽多,但在出膛速度与穿透力上还有一定程度的缺憾,这主要受制于明朝腐败的政治制度,所以我常说,离开政治制度的奠基,即便再优秀的军力也不能独活!尤其是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导致军工产品豆腐渣丛生,明朝一直对西洋兵器采取引进仿制的态度,“弗朗吉”火枪与火炮以及开花炮弹,陆续被引进与防制,但受制与腐败的体制,许多装备到部队的火器,质量与原来的进口品有着较大的差距!

小口径佛朗机炮

这一问题在辽东战场凸显,因为辽东战场几乎年年烽火连天,战损较大,需要大量枪械补充,需求大油水也就大,大明上到皇族下到相关主管的五品小官,都从这里面抽油水!导致火器质量大为下降!甚至曾经逼得辽东统帅将原本配备到骑兵火神营的佛郎机仿制枪都换成了相对落后的三眼铳,而清朝在与明军的较量过程中,最初清军的棉钉甲经常被明军火器击穿,清军逐渐普及了内甲,内甲都是铁质铠甲!在内甲外再套上五到六层的棉甲与木甲,这样一来明军的火器往往不能击穿清军的盔甲导致清军冲到明军阵中,让明军被迫与清军肉搏!

三眼铳

这样的战斗持续到大清入关统一天下,一批批的明军精锐在大清的铁骑面前,化作了历史的尘埃,也直接导致了清朝高层统治者对火器的漠视,因为在他们看来,火器质量不好,威力不大,制作还麻烦!作战效果远没有快马弯刀来的过瘾!简直是费力不讨好的东西!

年英国马嘎尔尼访华,马嘎尔尼邀请清朝大将军福康安观看欧洲最新式火枪操演,福康安满脸不屑的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直到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还发现这批英国当时最新式的火枪,仍然完好的躺在大清的皇家仓库中,连子弹都没有被开封!这时候的清军与英法联军交战所用的火器仍然是比当年马嘎尔尼进贡火枪落后的多的抬枪与鸟枪!射程仅七八十步!还没有宋朝的强臂弓射的远(射程可达二百多步)!

明代仿制的大口径弗朗吉炮

现在网上有好多人尝试为清朝在鸦片战争时的火器“正名”,试图证明清朝的火器在当时并不落后,并一一列举中国在军事火器制作上的许多成就,但历史确实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虽然网上一些网友列举的当时清军可选择使用的火器是真实存在过的!但是就像我之前写的,开花弹的问题,开花弹明朝就有了,而且种类很多,但是虎门战斗的时候清军一个开花弹也没有,我觉得这就不是有没有、用不用的问题,而是统治者想不想的问题!统治者的脑袋里对火器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这个帝国的火器军事水平,曾经他们的快马弯刀征服了大明的江山,但却忽视了自己战胜明军的火器与其说是自己骑兵的英勇,不如说是明朝军制腐败在推波助澜,在17世纪那个世界冷热兵器交替的重要时机,清帝国因自己曾经对抗火器的胜利而忽视了火器发展的必要性!在这点上清朝比明朝差得确实有些大!

19世纪50年代欧洲军队士兵标配图

从可考证的英军伤亡看,鸦片战争一场实力倾斜战争,当英军攻占定海的时候,定海城墙的火炮甚至不能调整设计角度,炮身上还赫然刻着乾隆三十九年的字样!试问这样的军事水平如何能抵挡住已经进入蒸汽时代的西方军队!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同是闭关锁国,大明痛击英军,大清却因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