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平凉兵支书助推农村发展建新功平凉日
TUhjnbcbe - 2024/10/27 15:38:00
白癜风怎么冶 https://m.39.net/pf/a_4487578.html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平凉“兵支书”助推农村发展建新功

平凉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英娜

余晖落尽,白日里的暑气也消散了,马红子披上件外套出门纳凉。虽然今年3月已经卸任,但村里人见了他打招呼,还是习惯性称呼一声“马支书”。

除了当兵出去的5年,已经66岁的马红子这辈子都没离开红旗村。他在这里生、这里长,在这里实现人生价值,用了近40年时间,把一穷二白的红旗村带成了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建成了“省级文明村”“市级生态示范村”“苹果生产先进村”,在静宁县率先建成“五好村党支部”,他也多次被授予“优秀退役军人”“先进工作者”“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马红子是平凉市老一代“兵支书”的代表。他们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亲历了农村的发展,他们从未忘记退伍不褪色的铮铮誓言,也没有停下建功新时代的铿锵步伐,还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和在地方积累的种种经验留给了继任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优秀退役军人加入“兵支书”的队伍。

平凉地处陕甘宁交界、六盘山麓,是革命老区、兵源大市。近年来,平凉市加大从退役军人中选拔村干部的力度,培养了一支政治过硬、作风硬朗、带富力强的“兵支书”“兵委员”“兵干部”队伍。目前全市有退役军人村级干部人,其中担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人,主任人,干部人,委员人,在其他组织任职84人。

“兵支书、兵委员、兵干部已经成为全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弘扬文明新风的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平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于灵才表示。

从优秀退役军人到优秀“兵支书”

庄浪是全国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赵墩乡大庄村是庄浪县第一块梯田诞生地,在这块诞生了“庄浪精神”的土地上,有着光荣的传承——

父亲程世魁,大庄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就是他最早带着村民靠人挖、篓背、担挑、手推,硬是在支离破碎的陡坡地上修出层层梯田。

儿子程力,年刚从部队退伍返乡,就被任命为青年突击队队长、民兵连副连长,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起鸡叫、睡半夜、战严寒、斗酷暑,年,大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了梯田化。

肩负着的村民的信任与期盼,程力从社长干起,一步步成长为村文书、村党支部书记。修完梯田,他又带着乡亲们植树造林,探索出了“山顶乔灌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地埂牧草锁边,沟台果树围裙,沟底坝库穿靴”的绿化模式。

荒山绿了,苹果红了,气候好了,飞鸟来了。年,大庄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再获“国字号”荣誉。

“我刚复原回来的时候,正是大家都往南方跑的时候,青年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没上学的娃娃,被称为‘三八六零部队’,我也想出去打工,但是老支书劝我留下来。”静宁县雷大镇麻硖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徐志军忆起往事,“当时村里情况不太好,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又是党员,只能主动迎战。”

“夫战,勇气也。”面对挑战敢于“亮剑”,是刻在骨子里的军人本色。徐志军毅然挑起重担,团结村“两委”班子,种苹果、兴产业,强基础、改村貌,搞“三变”、活资源,村里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前列,村民收入连年翻番,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年,徐志军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没有当年的临危受命,程力立志改变家乡面貌的愿望也许不会如此坚定;没有老支书的苦口婆心,徐志军的人生可能会有其他方向。每一名“兵支书”的成长,都需要一个平台,需要不断地引导、支持、推荐。近年来,平凉市多部门协调联动,培育推荐政治素质硬、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退役军人依法依规进入村“两委”班子,把热心乡村发展、具有创业致富经验和实力的退役军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年出生的张连瑞,年考取冯局村党支部书记,凭借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坚忍不拔的品质,摘除了冯局村“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完成了从一名“优秀士兵”到“优秀村支书”的转变。

小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朱东辉是一名90后,虽然才入职两年,但他跟着村干部一起忙脱贫、战疫情,主动从群众最盼、最愿、最急、最难的事情做起,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好评。

……

如今,在平凉广大“兵支书”中,60后逐步退居二线,70后正是主力部队,80后接续登上舞台,90后也已崭露头角,人才培养的梯队已然形成。据了解,全市有名退役军人被列入村“两委”后备干部库,有47名90后退役军人进入村“两委”班子。

从最可爱的人到最能干的人

“不管风吹浪打,无论坎坷艰难,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初心不变,都要对党忠诚,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冯兴会一点都没唱高调,这就是他前半辈子的真实写照。

年退役后,冯兴会务过农、经过商,还当过两家企业的负责人。直到年,他瞅准机会,成立了崆峒区太统新型建材厂,解决了本村及附近余户村民的就业问题,又安排了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19人,复员军人、“两释”人员30余人。鉴于此,冯兴会个人及公司多次受到省、市、区表彰奖励。

年,响应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号召,冯兴会淘汰了落后的缸瓦生产设备,建成了全省第一条自动化、环保型、“隧道窑”空心砖生产线,填补了省内以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废弃材料为原料生产空心砖的空白,产品供不应求。。

冯兴会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年12月,他当选为崆峒区崆峒镇太统村党支部书记。次年8月,因水源地保护需求,冯兴会又关闭拆迁了建材厂。自此,他全身心投入到太统村经济发展建设之中,年,太统村实现整村脱贫。

把退役军人中的致富能人、农村实用技术能手、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每年由组织部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牵头,开展调查摸底、储备选拔、跟踪培养、定期考评,并根据兵干部个人特点和履职需要,围绕农村工作重点开展能力培训,不仅可以快速提高“兵支书”的能力素质,也为“兵支书”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80后“兵支书”李志远,就是这样的致富能人。退役后,李志远成立了自己的机械租赁公司,凭着坚定的信念和善于谋划的能力,公司很快从只有2台装载机发展到4台装载机、4台挖机、3台翻斗车、13名员工,3年时间就还清了60万元的贷款。

年,李志远高票当选庄浪县水洛镇中川村村委会主任。上任的第一件事,是改变村容村貌。他积极筹措资金、争取项目,先把村口的垃圾场清理改建成占地11亩的生态休闲广场,再解决村里巷道下水不利污水横流的问题,又硬化道路、扩建村部、修建文化舞台,彻底改变了村里的面貌。

年,李志远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又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一人富不是富,只有全村群众都富起来,我才是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李志远带着村民外出学习蔬菜大棚种植技术,丰富种植品种,菜农的年均收入从1万元增加到6万元。

苹果产业是静宁县的支柱产业,也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金蛋蛋”。但前些年,治平镇马合村群众却因果园管理技术落后、品种老化等原因,未能从中获益。退役军人王天恩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拿自家的果园做试验,示范带动群众改良品种,并成立果业合作社,把果业大户和贫困户都拉入合作社,为果农提供果园管理、产品销售、农药化肥等一系列支持,不仅带领群众生产出优质果品,还拓宽了销售渠道。

去年,马合村户均苹果收入达到9万元。现在,王天恩还做起了电子商务,开通直播推销苹果,果农再次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从一名优秀“兵支书”到一支优秀退役军人队伍

俗话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兵支书”“兵委员”“兵干部”在树好红旗、建强堡垒上,当起了优秀的“排头兵”,而作为全市退役军人“三支队伍”之一,这支队伍既是奋勇向前的铁军,也是默默奉献的团队,更是为民服务的代言词。

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这几年频繁见诸媒体,特别是在第十四届中国牛产业大会的助推下,专家、记者、游客纷沓至来,想一探“窑洞养牛”之究竟。

崇信县“窑洞养牛”始于年,在平头沟,就是村委会副主任关新华最早开始试养,才使得这种节约土地资源、变废为宝的方式推而广之。

如今,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平头沟村坚持把发展窑洞养牛和乡村旅游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以“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为目标,探索农旅融合模式,为接续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崆峒区四十里铺演武村位于城乡结合部,然而,区位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村民段文仁生活困难、家庭矛盾多,但他有很强的挖掘机操作技术,了解到这一情况,刚刚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退役军人赵彦辉多次上门劝说,并协调贷款,帮助他建成工程租赁公司。

两年之后,段文仁不但个人实现了增收致富,而且还解决了本村10多人的就业问题。“这个路子行!”初试锋芒后,赵彦辉决定让演武村在发展第三产业上狠下功夫,产业发展和收入结构向劳务输出、仓储物流、建筑运输、房屋租赁调整,鼓励农户创建个体经济。

这样一来,一潭池水被激活,头脑灵活的村民很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村里的企业个体户发展到多户,人均收入翻番。

生活条件好了,怎么让群众过得舒心、住的舒心?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及美丽乡村建设,赵彦辉带领村“两委”,集中改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实施绿化美化,建设村级活动场所,有效提升了村庄颜值,让群众有了休闲、健身、娱乐的去处。

在平凉,“兵支书”争当推动发展的先锋、兵干部争当产业富民的先锋、退役军人党员争当创业致富的先锋,全市共培树先锋富民示范户多户,建成“兵支书”抓党建促发展示范点92个、“扶贫车间”个,新增优质林果、日光温室、中药材种植1.8万亩,新增养殖平凉红牛1.3万头,拓宽了群众致富门路。

华亭市“兵支书”刘浩带领5名退役军人发展道地中药材产业,严控化肥用量、改变晾晒方式、提升药材品质,与药企直接联系,减少中间环节,消除恶性竞争,独活销售价格增长了3倍,全镇药农受益。

陇原最美退役军人靳玉国创办陇原红果品经销公司,产品远销俄罗斯、泰国等10多个国家,年出口创汇万美元,年产值1.5亿元,帮扶户贫困户过上了小康生活。

广大退役军人从部队转战农村,退役不褪色、转岗不转志,把部队的优良作风带到农村工作中来,在广阔的田野里干事创业、大显身手。

为进一步提振“兵支书”干事创业的动力,平凉市出台多项激励措施,两年来,共选树名“最美退役军人”,其中“兵支书”36名。45名“兵支书”获得省市县三级表彰,2名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党组织书记”,一批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兵支书”担任了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市先后有63名“兵支书”被推选为“两代表一委员”,形成了“激励一人、带动一批、示范一片”的良好氛围。


  

1
查看完整版本: 平凉兵支书助推农村发展建新功平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