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戳上方蓝字更多精彩等你看!
昨天,主持人李咏去世的消息传遍网络,今天一个名叫#沉默是体面#的热搜引起了包括小旅在内很多人的沉默和反思。
微博大V
乔克得在昨天发出了这样触动人心的话语:“抗癌17个月,得癌的时间可能更久,这个过程一丝风声没有走漏,之前在美国被拍到,还被骂捞够就走,现在知道了,不卖惨不叫苦不解释不搞重病消费,悄悄抗争,慢慢退去,渐渐被遗忘,一句话也没有,再来竟是去世,都不允许留给世界最后的姿态是挣扎,这挺酷的,也挺让人难受的,李咏”不少网友纷纷情不自禁在评论区留言,痛斥网络暴力、键盘侠的危害和负面威力。
放养的小动物:我一直特别难理解两种行为,一是对别人的选择指手画脚,二是对所有与自己认知不符的人和事破口大骂。生而为人,请自由,请善良。丙豆子:希望键盘侠们能早日明白,他们看到的并不是全部,不要老是凭借一点点蛛丝马迹,就轻易给人下结论。是啊,这种反转剧情近年来我们还见的少吗!
就在刚刚过去的12个小时内,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就来了个大反转。
10月28日上午10点左右,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大巴车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大巴车从万州长江二桥冲下,坠入江中。
事故还原动态图
此前有说法是“女司机穿高跟鞋逆行导致碰撞”,在还无法确认此消息是否真实的情况下,这所谓的“据说”成了昨天一下午让整个微博义愤填膺的依据。
铺天盖地的谩骂席卷而来,多少不知所谓的愤怒一刀一刀飞向这名女司机。公交车沉入江底,具体伤亡人数未知,但车内乘客凶多吉少,已有两具遇难者遗体被打捞上来——女司机几乎随时都要被人肉出来谢罪。
差一点,网络暴力就可能会要了一个“女司机”的命!
然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实例。
今年8月25日,键盘侠仅仅用了5天时间逼死了一位女医生。
8月20日,安医生和丈夫去游泳,在泳池里,两个13岁男生侵犯了安医生,安医生让他道歉,但男生拒绝道歉,并朝其吐口水,做*脸,还有一系列侮辱性动作,安医生老公看不下去了,情绪有点激动,便冲过去将该学生朝水里按。
(图源:视频截图)
之后,男生的妈妈带着家属和朋友一起在游泳馆浴室里打了安医生。最后双方报警处理,警察让他们私下协调,医生老公当场给孩子道歉了,但对方不依不饶找到安医生和她老公的单位大吵大闹,并让安医生单位的领导把她开除。
随后,一场盛大的网络暴力“狂欢”开始了。
所有人都在咒骂安医生和她丈夫,短短五天时间,一个优秀的儿科医生、一个活生生的人,被网络暴力杀死了。而在事情真相浮出水面之时,那些“执法”的键盘侠们又在哪儿呢?
沉默也许真的是体面,但是这样的体面代价是否太大。
最近《奇葩说》一期是关于“键盘侠”是不是“侠”的辩题大热,节目中,辩手陈铭讲述了网络暴力对他本人的伤害,他只是因为六一儿童节在微博上发了三张跟大女儿的合影,便遭到了辱骂他女儿长相的各种自带消音式的攻击。陈铭说,自己经历此事后才明白,“键盘侠”是一种会传染的情绪状态,当他激怒你、使你愤怒地反击他时,你就离“键盘侠”不远了。
“键盘侠”本义是指在生活中胆小怕事,而在网上占据道德高点发表“个人正义感”的人群。而民众的正义,往往是一把利刃。正义的使命本应是惩恶扬善,但有时候,它也会杀死无辜的人。尤其是,当我们对真相究竟为何都不在乎的时候。
回头看看我们的社会,网络暴力无处不在,如果我们助长它的存在,那么这场瘟疫最终毁灭的将是我们自己。
试问热播剧里那些有血有肉的反派角色哪个可以在网络世界中幸免,他们又做错了什么,错在演技太好吗?因为演员们塑造的虚拟人物而现实生活中被诅咒全家,这是键盘侠该有的侠气吗?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反派角色凌玲
扮演者吴越曾遭网络暴力
也许那些键盘侠会说公众人物做错事被舆论攻击、网络暴力只是特殊人群的特殊情况,而事实上,就算是普通人受到网络暴力的侵害的例子已经数不胜数了,他们被暴力的原因有的时候只是因为肥胖、戴眼镜、性格内向.......而很多案例显示被网络暴力者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
网络暴力究竟有多么可怕?
南非记者凯文·卡特于年在苏丹拍下了一张照片《饥饿的苏丹》,并获得了年的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
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
这张照片刊登在《纽约时报》后,无数人谴责卡特残忍:为什么眼睁睁看着这一幕,却没有放下相机去救小女孩?
2个月后,凯文·卡特选择了自杀。
他留下了一张纸条——
“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
键盘侠嘴里的闲言碎语,变成了真真正正杀人利器,也许大家会想,每个人都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只要自己够强大,不要被那些言语左右就好。很抱歉,这样的设想只存在于理想世界,我们,人类,只要生存于这个世界上,就一定条件反射的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些人多一点有些人少一点,但,终究没有人可以独立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人与人产生交集跟羁绊是必须存在的,当一个人的生活无辜陷入困境,所有家人都因为自自的过失蒙羞,当全世界喊着你快去死的时候,谁能独活,网络暴力对一个人的伤害远远超过键盘侠的想象。
对于不需要实名制的网络,我们可以自由的抒发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应该基于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不触及道德底线的基础上,只有我们努力约束自己,才能赢来更加自由的言论空间。所以,打字之前,请慎重!
最后,用一句话结尾:
“不出妄语,不助恶声,便是扬善。莫信谣言,待人以宽,且以心安”。
*内容素材来源于:人民日报、网易新闻、新浪微博、北京时间、北美留学生报以及《奇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