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将父母送去养老院就是不孝吗
TUhjnbcbe - 2023/8/19 22:00:00

大家好

见字如面

今日,斗胆以我个人思维,向各位朋友阐述“将父母送去养老机构就是不孝吗?”这个话题,如有不妥之处,还望海涵!

关于“把父母送去养老院就是不孝吗?”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看法。

“孝”与“不孝”的答案

“孝”与“不孝”,答案来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他人的评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言行和举动,被他人套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孝”与“不孝”,我认为也是这样。

另一种答案来源于自身,这是一种自我的认可,也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份答卷。“我”因为“自己”在这段过程中,确实努力过,在尽到自己义务的同时,“我”也通过整合“自身”资源,想尽一切办法,为了实现。

上述两种途径,有优势也有弊端,分人也分事情。如果每个人都是自律、严谨且自省的,那为什么还需要道德约束?法律的制裁?

这里说点自己的感受吧,说实话,直到现在我都没弄明白什么叫格局。读了很多书,问了很多人,好像每个回答都是对的,又好像每个答案都有不一样的地方。后来,我明白了,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一套规则约束着。在成人的世界里,符合规则内的,便是好的,规则外的则有待商榷。

在我个人角度看世态炎凉,我喜欢“问心”。常问问自己有没有尽力,有没有亏欠他人,有没有给自己一个交代。如果心中有了答案,我会跟着我给我自己的答案前行,不谄媚于现实,不做作于自己。

正确理解“把父母送去养老院”

当实际生活中需要考虑“把父母送去养老院,是孝还是不孝”这个问题时,我想大概率是因为真正遇到了困难。并非像我现在坐在电脑前,肆意的敲打键盘,在网络上打出一行行除了能够给各位精神支持,却对各位朋友提供不了半点物质和经济帮助的文字。所以,我不劝阅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完全按照我的意思去做,但我要讲清楚我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把父母送去养老院”,是因为什么?

有可能是因为考虑这个问题的人遇到了困难,遇到了他人口中的道德抉择;

有可能是因为考虑这个问题的人开始考虑父母的养老生活,考虑父母的晚年生活;

有可能是因为作为人子,明白了赡养父母,不是权力,而是义务。

“把父母送去养老院”,想达到什么目的?

是嫌弃父母累赘,舍弃他们后独活一生?

是父母一生罪孽,养老院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是个人能力有限,将父母委托给机构照料,然后努力奋斗让老小改善生活环境?

是想通过更专业的服务,让父母拥有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养老院”只是帮助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不是唯一途径,更不是非选不可的办法,还有家*、保姆、小时工等各种各样的办法。“养老院”只是为不能长期有子女陪伴的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养老院”不是新兴机构,追溯起源更是自古代就有。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给养老院套上各种各样的有色标签?更是把“孝”与“不孝”这样的议题套上?

养老院床位空置原因需要认真思考

1、市场原因

市场打不开,思想不改变,上哪去谈空不空床?我说当前国内,依旧有没有养老院的地方,信吗?

2、机构品质

养老院的根本是服务品质,服务提不上去,来一个走一个,压根留不住人,谈什么空不空床?

3、价格原因

*策不断给红利,还嫌不够,资本家嘴脸一览无遗。别说客户,自己员工都能榨出汁来,那就先别聊发展,先反思反思自己吧

4、其他原因

养老院是为人服务,且服务的群体为老龄人群。当家属把老人送到机构,每个月交着不菲的护理费用,作为机构,理应好好想想如何在护理关系中,搭建信任关系。当前的思考角度,不是让家属求着养老院接受,而是应该养老院盼着家属认可,并为之做出努力!

结尾

都知道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可都知道养老院应该自查吗?

都知道观念会随着发展而改变,可做养老院的,都知道自我约束吗?

要我说,养老,确实是有前景的行业。机会有了,*策有了,市场需求也有了。可如果不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不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考虑,那就别做养老院了,卖烤红薯吧,被发现不好,客户损失有限。

好了,各位亲爱的朋友,本期的分享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原创不易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

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转发!

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原创动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将父母送去养老院就是不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