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市场蕴藏商机冰城贩卖旧书月入最高过万
旧书,以前在大部分人眼中是 破烂 ,如今,随着社会 收藏热 的不断延伸,部分人从中淘到了宝贝、赚了钱。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哈尔滨,从事古旧图书买卖的有上千人,做得好的月收入已经过万元。那么,旧书买卖利润到底有多大?旧书老板如何能成为 高薪 群体?本报近日对哈尔滨旧书买卖业的状况展开了调查。 哪里最火?哈市南直桥下旧书市 在哪儿能买到旧书?随便问任何一位从事旧书买卖的人士,他们一致的答案是:南直桥下的 破烂市 。以前,在道外十八道街、十九道街改造前,那里的旧物市场是哈尔滨旧书买卖者的集散地。如今,南直桥下的 破烂市 是旧书买卖最集中的区域,每周六、周日开市,热闹非凡。 5月2日一大早,便来到这个旧书市,凌晨三四点钟,便有上百个书摊沿着道牙子一字排开。看到,这里的旧书摊相对集中,旧书种类很齐全,有的书摊上还摆放了一些老物件。比起新书摊,这里的市井气息浓厚,但由于书摊被卖旧衣服的 破烂摊 包围着,整个旧书市也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味道。 旧书市刚一开市,众多淘书者便开始在旧书堆里 淘宝 。这些淘书人大都打扮得很体面,在 破烂市 的脏乱环境中很显眼,他们迅速地搜索着自己需要的旧书,熟练地和书摊老板侃价。 南直桥下的这个旧书市虽然环境比较差,但目前在全省都有影响,除了哈尔滨人,全省各地的旧书买卖人几乎每周都会来,他们往往是周五就到哈尔滨,周六起大早来淘书。5月2日一大早,在旧书市遇到了来自安达的李春实先生,他做旧书生意近十年了,现在每周都来这里淘书, 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摊位多,旧书量大,比较集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交易时间和模式。而且,这里的一些摊主和我都成了老朋友了,他们知道我找哪类书,手里有货也先给我留着。 李先生说。 除了南直桥下,哈尔滨还有几处比较好的旧书市场,例如道外区 药六古玩城 附近、道里区安升街早市、哈师大胡同等,也都是淘书者的好去处。当然,旧书摊上的书也不都是宝贝,很多价钱便宜、无太大保存价值的旧书占大多数。能不能淘到好东西,一靠机会,二靠眼光,买卖做得好的淘书人眼光往往很独到,什么书只要一打眼,估价便八九不离十。 谁爱光顾? 专家学者 热衷收藏者 除了专门从事旧书买卖的人,还有不少知识分子也爱到旧书市场买书。在市场上遇到了哈市作家唐彪,他就是淘旧书的热衷者之一。唐彪说: 这小小的旧书市场里,还真有一些珍贵的东西。前年,我想做一场关于古诗词格律的研讨会,就想找王力老师的《诗词格律十讲》,结果在各大书店都没找到。我到旧书市场一转,还真碰到了。对方要价一块二,我兴奋够戗,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我直接给他一块五,说: 不用找了。 还有去年,我在道外旧书市场上买到一本小仲马的《茶花女》,印刷年代挺早,才两元钱一本;有一年我还在学府路的旧书摊上看到散本的《辞海(人物篇)》,我当时正研究金源文化,书中有很多对当时人物的介绍,我马上就买了下来。这本书原价三元四角,我花10元钱就买到了。回家后,我读了这本书,受益匪浅啊! 唐彪说,他买旧书都是基于 喜欢与实用 的原则,旧书市场为他的工作提供了很大方便。 当然,旧书市场上也有很多我喜欢、但价钱太贵的书,而且有一些古代的线装书,把握不好真假,我也没敢出手。
旧书市上像唐彪这样的常客很多,他们多为大学在校老师、学者和研究生,买旧书是用于资料性研究和学习,也有部分普通收藏者是抱着对旧书的偏爱来这里淘书的。这些人群构成了旧书买卖行业的基础,并且在不断扩大。热衷收藏地方文献的孙建伟也是旧书市场的常客,他家有七八万册藏书,其中大部分都是旧书。孙建伟说: 有很多单位不重视地方文献的保存,经常将这些书籍像卖废品一样卖掉,真可惜,我认为这些旧书很有保存价值,就把它们收集起来。现在,我家的旧书多得已经没有地方存放了,但我仍然经常去旧书市场上寻找,不想错过一本有保存价值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