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桑陌
情人节当天,爱情影片《不要忘记我爱你》上映。男主陆尧只有一天的记忆,每天醒来都会忘记原来的一切,女主星玥每天都重新开始与他相恋,上演了千万次相爱的故事。
古往今来,爱情是不变的话题,经典的爱情故事更是打动人心。
《神雕侠侣》是一部武侠小说,更是一部爱情小说,金庸借助这部作品写尽了爱情的缠绵悱恻。
问世间情为何物?
在金庸笔下的江湖里,有人宁误终身,有人自刎谢罪,有人生死相许,有人薄情寡义。
作为读者,倘若能从《神雕侠侣》中那些形形色色的爱情故事里,获得一丝情感的慰藉,明白几个人生的道理,也就足够了。
01程英:谦雅内敛,甘误终身
程英遇到杨过之时,已经知道他有了最爱的小龙女。心悦君兮不敢让君知,只将一腔旖旎付诸纸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满怀柔情寄予玉箫:“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当杨过请求她吹奏一曲给自己听时,她又改成了《迎仙客》这样一首宾主酬答之曲。后来,小龙女跳崖。杨过提议与程英、陆无双姐妹义结金兰。病愈后,杨过离去,陆无双伤心痛哭。程英安慰她,人生离合如同白云聚散无定,何必烦恼。安慰归安慰,她的伤心难过恐怕更甚于陆无双。
说起来,倘若不是初遇时,杨过设法看到了程英的字帖,还能粗通音律,这段隐忍的爱恋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
十六年后,程英在与*蓉同行的路上,见到一树桃花,她折一朵桃花低吟:“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蓉见她依然是当年的好女儿颜色,只是这些年相思无涯,不禁暗暗为她难过。
世上哪个女子不是唐诗中那个惜颜色的洛阳女儿,唯恐一朝花落颜色改还遇不到如意郎君。
可是这里花开娇艳,春色如画,却永远等不来欣赏的那个人,只有流水和尘埃年复一年。
想到自己十几岁就与郭靖相知相恋,*蓉顿觉程英可怜可叹。
但*蓉不知道的是,即使香闺寂寞,她也不后悔,更无需别人的同情。
曾经遇见过心爱之人,其他人便连将就的资格都没有了。
不见杨过终身误。遇见过了,也就够了。
退一步说,假如杨过没有小龙女,程英这样的女子能不能获得幸福呢?
可能也难。
程英从小与表妹陆无双一起长大,处处让陆无双三分。她长相极美,却要戴上人皮面具。待人周全,却一直掩盖自己的光芒。
即使遇见良人,惹出情思无限,可能也是极尽隐晦。
好男人最容易错过的,不正是这种类型的好姑娘吗?
低调的姑娘,由衷地赞叹别人时,却忘记了自己是多么耀眼;善良的姑娘,放在第一位的永远都是别人,却不知道最应该温柔相待的,是自己。
只有发自内心地欣赏自己、善待自己,幸福才会眷顾这样的好姑娘吧!
02小龙女追求者:同慕佳人,人品悬殊
如果说杨过俘获一众芳心都算风流雅事,小龙女这边却是教人扼腕叹息。
现实中也是如此,美丽的姑娘往往遇到的陷阱更多。
说到小龙女的遭遇,很多人痛恨尹志平。细究起来,他跟公孙止一比,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尹志平强奸小龙女是一时欲令智昏犯下的错误。
他的本质并不坏。誓死不降蒙古,可以看出他心怀家国大义;被推选为全真教掌门人,可以看出他能力品格皆能服众。
在小龙女被五大高手围困之时,他豁出性命,为小龙女挡了致命一击。小龙女本已不打算再杀他,但他却无法原谅自己,自刎谢罪。
现实生活中,杨过那般理想爱人是世间罕有,尹志平这样为了爱情奋不顾身之人也是稀缺品种。
怕就怕遇到公孙止一般的奸佞之徒。
书中有个细节,有一次,小龙女离开杨过后,不幸昏倒在路边,被公孙止所救。小龙女感激公孙止相救之恩,但没有答应他的求婚。公孙止便故意装病,激起小龙女的怜悯之心,让奸计得逞。他知道逼迫的话,小龙女肯定不从,利用她的纯善才能达到目的。
小龙女后来中了情花毒,命不久矣。但对公孙止来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让他达到洞房花烛的目的就可以了。知道得不到小龙女后,他又转而强夺完颜萍,还打李莫愁的主意。
亲密关系中,公孙止们往往打着爱的旗号,却一直在玷污爱情。满嘴甜言蜜语,若挽留不住便扮可怜博同情。看似爱对方爱到了骨子里,实际哪有半分爱与诚?全是利与欲罢了。
若是真小人还好说。但公孙止们往往是表演型人格,迷惑性很强。
现实生活中,善良的人儿,是否能遇良人护得一世周全呢?如果没有的话,是否能够自己保护自己?
倘若追求者满嘴甜言蜜语,就需多一分警惕了。真正的感情往往无言。而通过装可怜达到目的的事,也不是堂堂正正君子所为。
善良的人儿,你的善良不能被虚伪小人利用,误了自己的一生。
03杨过与小龙女:情为何物,生死相许
小龙女所幸有杨过的保护,才避免跌入陷阱。
杨过小龙女二人的缘分始自孙婆婆临终前的交待。孙婆婆感叹他们两个人都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她让小龙女照顾当时才十四岁的杨过。
接下来杨过跟随小龙女入古墓,拜小龙女为师。小龙女悉心教导杨过武功。两人朝夕相对,浑然不觉心中的爱意,也不谙爱情的艰辛,当时只道是寻常。
走出古墓不久,他们就遭遇了坎坷。宋人最重礼法,将师徒间尊卑伦常,看得如同君臣、父子一般,不可逆乱。小龙女从小在古墓中长大,她不通也不屑于这些人情世故。杨过则是觉得他与师傅相爱没有妨碍任何一个人。倘若经不通,道不正,就不能怪他们离经叛道。
当年王重阳与林朝英情深意浓,但是王重阳为礼教所累,决绝离开,致使林朝英在古墓中自闭一生。杨过便决心在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的画像前,与小龙女拜堂成亲。一来是当时小龙女受了重伤走不远,二来也是为他们古墓派的祖师婆婆林朝英出一口气。
有些礼法习俗,隔了几百年再来看,毫无意义。可是当时的人们真真切切地被它们束缚住了。
愚士系俗,窘若囚拘。
实际上,只要没有伤害到别人,发乎情,何须一定要止乎礼?
参差百态才是幸福之本源。
杨龙二人的爱情之路磨难重重,极为艰辛。
最后一次磨难是小龙女自知无药可救,便在崖壁上亲书十六年之约后,纵身跳落悬崖。
她以为,十六年后,即使杨过不能减淡相思,也不致再图殉情。
事实是,十六年后的约定之日,杨过见不到小龙女,万念俱灰,便纵身一跳随了小龙女而去。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他早就跟她说过,如果她不在了,他也不会独活。
幸运的是,小龙女没有死,杨过也没有。十六年后,两人在崖底重逢。
这是爱情神话。
正是因为现实中太难遇到,所以需要书中的传奇。正是因为现实生活平庸粗糙,所以需要诗与远方的精神寄托。
文艺作品不需实用。
而无用之事,可以遣有涯之生。
作者用他恢弘的才情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书写出可歌可泣的爱情神话。观者流连其中,为之动容,甚至一些现实生活中无处栖息的灵魂,也能于此寻得一方家园。这便是一部文艺作品的意义所在了吧。
04作者:爱而不得,故成佳作
三毛曾经说过,金庸小说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写出了一个人类至今捉摸不透、既可让人上天堂也可让人入地狱的“情”字。如果你不了解他与夏梦的一段情,就不会读懂他小说中的“情缘”的描写。
年轻时的金庸,自从认识了长城影视三公主中的大公主夏梦,就变成了追星一族。为了追求夏梦,作为名满香江的才子,他委身长城影视公司当一名小编剧。朋友都表示不解,他却认为,相比唐伯虎为了接近秋香卖身华府为奴,自己还差得远。
为了能更多地与夏梦接触,金庸开始导演自己的剧本。
直到咖啡馆之约,金庸鼓足勇气向夏梦表白。可惜襄王有梦,神女无心。他这才收起追求夏梦的心思,离开长城创办《明报》,开始写《神雕侠侣》,将一番无果的相思之情倾泻于笔端。
他笔下很多女子都带有夏梦的影子。尤其是小龙女的一颦一笑,跟夏梦很相似。
可能也正是因为失恋,才写得出这一个“情”字。
一个已然得到了爱情的人,不会反复执念于爱情。爱而不得,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所以不得不写。
“新月派”代表诗人卞之琳苦恋才女张充和。但在张充和看来,卞之琳敏感而内敛,她不喜欢这样的性格。卞之琳给张充和写过几百封信,她从来没有回过。
无论卞之琳多有名,对她有多执着,她也丝毫不为所动。
失恋之苦让卞之琳饱受煎熬,但也正是这种苦成就了他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再比如以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走红的诗人余秀华,她的诗里最常见的主题就是爱情。她说自己缺什么补什么。那些爱情诗,都是在她很痛的时候写出来的。
因为没有得到爱情,所以才写得那么深刻。
话到沧桑句便工。
爱而不得,饱受痴情之累,所以写出来的爱情如此感人。
05结语
滚滚红尘中,谁不需要闯一道情关?痴男怨女们为了一个“情”字,生出多少风波,平添多少悲欢。
虽然书中人物都是虚拟,爱情中折射的人性却很真实。
好姑娘甘用怀念慰余生,但倘若还有下一世,请如同自恋的水仙那般盛放吧。好姑娘值得更加幸福美满的人生。
幸福美满是每个人的追求。
不过,通往幸福之路却不平坦。对于佳人来说,路上的陷阱又比一般人更多。
还好,小龙女有杨过的保护。
而金庸最浓墨重彩刻画的也是他们之间的爱情。
爱到极处,礼教大防不算什么,一别经年也没有影响。甚至连生死大事,也视作等闲。
金庸在现实中无法收获圆满的爱情,但却写出《神雕侠侣》这样的经典作品。多年以后,人们不记得俘获夏梦芳心的是何许人也,却永远记得单恋夏梦的金庸。
这样的爱恋,虽有缺憾,依然也是爱情最美的一种样子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审:渔舟唱晚
二审:花开时节
校对:海若
编辑:时默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