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故事羌活篇羌活胜湿汤与调琴 [复制链接]

1#

《羌活篇》

/羌活胜湿汤与调琴/

小指月正在背《*帝内经》里的病机十九条。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燥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这时有个妇人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她进来时整个颈肩都直直的,好像机器人一样,不能随意左右转摇,弯都弯不了。小指月问她,怎么回事啊?这妇人说,我经常做刺绣,近来又赶织了几套毛衣。前两天刚做好,给客人送去,回来时,下了几场大雨,不小心被淋湿了,以为没事,没有及时换衣服。等吃完饭才烧水洗澡,一觉醒来,这脖子就弯不了了。老爷爷察色按脉,又看了她舌苔白腻,心中便有了底,说,你这颈椎病时间都不短了。这妇人点了点头说,是啊,我常年做刺绣,织毛衣,早就知道自己颈部不行了,但人家都喜欢我的刺绣跟毛衣,我一天到晚都做不完。老爷爷笑笑说,这是好事啊!技术高超,能够得到别人的欣赏。这妇人又苦笑着说,好是好,但每天的订货都没完没了,经常被客人催,有时我彻夜赶着去做,都赶不上。老爷爷笑笑说,你织毛衣是为了什么呢?这妇人想了想说,是为了生活好啊!老爷爷又问,福兮祸之所伏,你现在操劳过度,把身体搞坏了,这样生活就能好吗?这妇人寻思了一下,点了点头说,这倒也是。老爷爷又笑笑说,你那么拼命地去赚钱,不顾自己身体,到后来把自己搞得虚劳了,那到时你赚的钱都不够医药费呢!这妇人听后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说,老先生指教的极是。老爷子又笑笑说,做事情,要张弛有度,才能长久。然后老先生还怕这妇人回去后又把良言抛在耳后,于是随手把竹篱茅舍墙上挂的一张古琴取下来,这琴弦还没上紧,松松垮垮,弹了几下,声音不清亮。然后便问妇人说,你看看这琴弦没上紧,弹起来怎么样啊?这妇人说,弹不出好的声音哦。老先生又说,这琴弦如果上太紧,怎么办?妇人笑笑说,那弹不久就会断咯。老先生哈哈一笑说,不紧不慢,才能弹出绝妙音。说完便调到最合适的松紧度,抚了几句高山流水。听者莫不心旷神怡,如入深林,如坐江边,脑中的弦顿时松了下来。这妇人惊讶地说道,奇怪,怎么一下子脖子没那么僵硬了,好像放松了一些。老先生笑笑说,我看你现在虽然在我这里看病,但你的心却在织毛衣。你的心如果没放松的话,你的颈部肌肉永远都是僵硬绷紧的,只有心脉松通,筋骨才会柔和。妇人听完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看来她在想,是时候要多给自己休息放松放松了,不然的话,像织布机一样,把线拉得太紧就断了,真的得不偿失啊!老先生知道目的已经达到,便跟小指月说,颈部为什么会僵硬呢?小指月马上背《病机十九条》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那该怎么办呢?小指月笑笑说,还是老样子。用老方子,《脾胃论》的羌活胜湿汤。老爷爷默许地点了点头,原来古籍上认为羌活胜湿汤,治疗肩背痛,不可回顾,有神效。这肩背一派湿浊痹阻经脉,唯风能够胜湿,用一派风药把气血吹通,这样血脉周流,其病自愈。小指月在淡*的宣纸上,把七味的羌活胜湿汤写了下来。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藁本、川芎、生甘草。这样三剂药下去,这妇人浮紧的脉,马上变柔缓,肩背的风湿发散出去后,筋骨就柔和了。真是心脉松通柔缓,筋骨就不僵硬啊!这时小指月又在小笔记本上记载《脾胃论》曰:肩背痛,不可回顾,或背痛项强,腰肾难以转摇,此太阳经气郁不行,当以风药散之,羌活胜湿汤主之。

中医故事——生姜(上)(早行山中口含姜)

中医故事——生姜(上)(水火伤,用生姜)

中医故事——生姜(上)(生姜解半夏毒)

中医故事——生姜(上)(生姜童便醒跌仆)

中医故事——生姜(上)(止呕圣药姜汁)

中医故事——生姜(上)(老禅师的延寿姜)

中医故事——生姜(下)(姜枣茶,治痛经)

中医故事——生姜(下)(姜茶饮,治痢方)

中医故事——生姜(下)(枯树、姜汁治脱发)

中医故事——《荆芥篇》(产后血晕第一要药——荆芥)

中医故事——《荆芥篇》(治荨麻疹的金刚钻)

中医故事——《荆芥篇》(赌*的眼疾)

中医故事——《荆芥篇》(止嗽散里头的荆芥)

中医故事——《防风篇》(荆防擅治四时外感)

中医故事——《防风篇》(七分饱与玉屏风散)

中医故事——《防风篇》(中气下陷泄不止)

中医故事——《防风篇》(防风配枳壳治中风肠痹)

中医故事——《防风篇》(同病异治——病同机不同)

中医故事——《防风篇》(风药润剂与咳门第一神方)

中医故事——《羌活篇》(后脑勺痛用羌活)

中医故事——《羌活篇》(寒包火的扁桃体发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