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针药并用显奇效 [复制链接]

1#
彭洋出诊的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6328117978671209&wfr=spider&for=pc

针灸和中药都是树立在中医根基理论之上的,在针药并用经过中,针灸与中药紧要有同效相须、异效互补和反效限制三种关连,能更好地表现针灸和中药的各自上风,并将两者关连有机联结。

圣爱中医馆徐新国大夫从医多年,师承驰名李派大师杨荣辉熏陶,将李派医学理论“疼为气不和,麻为血不周”合并针灸学“经络为气血之所”理论,以调气为主,针药联结速效诊疗多种痛楚病征及其余疾病疗效极佳,底下给众人分享3个针药并用的典范案例。

(徐新国大师坐诊照)

典范病例一

患者:熊小姐,52岁

自述:年青时产后发端头痛,有意是昏闷剧痛,苦楚不胜,到目前儿童都28岁了,虽求医不休,却不停成就不大,近来头疼加剧,还伴随恶心不想用饭。

初诊:年3月12日,

现症:经诤友引见到圣爱秀苑馆找徐大夫就治,舌质偏淡,舌苔白厚且腻,脉象濡滑。经舌脉判定患者胃肠成效不好,素常用饭未几,胃常胀,大便常溏。这在中医上是脾虚体现。

症候:据此诊断为头风(痰湿头痛,伴脾胃空虚)。

治法:一个疗程针灸,行气除湿通络诊疗,协助李派恩师,杨荣辉院长所传"白附钩藤汤"加减诊疗。三天反面痛显然好转,患者甚为欢欣,接续诊疗一周后,自述头痛已好八成以上,头还昏。

复诊:按照处境,第二疗程诊疗针灸以肝经穴位为主通调肝气,内服处方以《伤寒论》名方“小柴胡汤”加味,第二疗程终了,痛昏均无,后期以健脾针法协助“补中益气汤”加味结尾坚固。

诊疗终归:先后仅三个疗程,废除28年苦楚。案语:本例患者为产后病,中医以为,此类病紧要缘故产后气血空虚,人体受风受寒受湿而抱病,底细搀杂,均衡好虚与实的关连,是取效的关键。头风即是头部有风湿,头昏头晕病症,即是中医的“眩”,《*帝内经》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以及“无痰不做眩”“湿久则为痰”“脾为生痰之源”“不公例痛”等理论,是诊断诊疗昏倒头痛的理论根据,也是本病例的调理根据,依此确切采取针灸处方及用药处方,前期以除痰湿为主,中期以调肝气为主,后期以益气血补脾胃结尾,顾而疗效着著。

(徐新国大师坐诊照)

典范病例二

患者:何训练,男,27岁。

自述:右边面瘫二个多月,在多处诊疗成就不显然,现仍用饭不便利,喝水会漏,右脸麻木无觉得。

初诊:年12月2日,经引见就治。

现症:望诊其脸部,闭眼时左眼全部紧闭,右眸子则外露,陨泣不适,口部吹气偏风,舌质偏淡,苔少,虽年事不大,切其脉细弱。

症候:据情即诊断为面瘫(内虚受风)型。

治法:开予针灸益气通络15次,同时内服杨荣辉训练所传,本派罕用方“活血祛风法”加味。

诊疗终归:诊疗5次后麻木感消散,用饭天真度改正,右嘴角能够运动,15次后全部复原,无后遗症。案语:本案例患者为面瘫,中医以为是人体感应“贼风”,底子上是体虚,即中医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诊疗经过中既要抚正,又要祛邪,夹有痰湿者还要除痰化湿,须要辩证确切,对质诊疗,如害病后准时切确诊疗,普遍患者均能够病愈无后遗症。

典范病例三

患者:涂小姐,女,68岁,四川宜宾人。

初诊:年4月6日,经昆明朋侪引见,特地坐飞机来诊,因腰腿痛楚,行走痛苦,下飞机需人扶持,其所带质料显示3年前术后CT,钢板仍在此中,出院诊断为“腰椎间盘凸起,腰椎滑脱术后”。

自述:因腰椎间盘突动手术3年后复发,自述复发三月多,病症是腰腿痛楚无力,步行不便。患者本次来诊疗也即是死马当活马医,试试云尔,做二次手术已不成能,也给诤友个场面。

治法:据情开了10次针灸,以买通督脉和膀胱经为主,按照体质处境同时服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补肝肾祛风除湿。

诊疗终归:3次后自愿痛楚好转,双侧臀部没以前重了,一疗程后自述好了三成,请求再开两个疗程,诊疗计划上根基固定,不过内服处方据情调动,3个疗程治完,自述复原9成以上。

案语:腰间盘凸起症为罕见疾病,20岁此后就大概病发,紧要病症即是腰腿痛楚麻木,有些步行走不远。西调节疗紧要以手术为主,中医针灸则以通络活血化淤止痛为主,诊疗种种痛楚病征成就尤其显著。

(前来就治的患者)

以上临床案例充足表明,针灸对各个器官结构的成效运动均有显然的调动效用,非常是在病理状况下,这类调动效用更为显然。再加之保守中药药剂的协助,表里兼诊疗效更为显著。

徐新国

名医档案

年卒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学业余,在中医学院门诊部办事多年,师承驰名李派大师杨荣辉熏陶,将李派医学理论“疼为气不和,麻为血不周”合并针灸学“经络为气血之所”理论,以调气为主,针药联结速效诊疗多种痛楚病征及其余疾病。

颈腰椎病、失眠、胃肠病

1.针灸诊疗:颈腰椎间盘凸起、坐骨神经痛、腰痛、膝关节痛楚、骨质增生、足跟痛、劲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等;头痛、头晕、失眠、神经性耳鸣、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以及种种神经痛;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病、胆囊炎等;

3.呼吸系统疾病:伤风、咳嗽、咽喉痛楚等;

4.妇科疾病:不孕、乳腺增生、卵巢囊肿等。

秀苑路馆:周一、三、五下昼/*昏;周二、四、周日*昏

扫码或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