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子说:念错药名有时可能引起误会,有时还会误事,甚至导致差错和事故,千万不可等闲视之,今天小房子带大家来纠错的是羌活,它的正确读音是羌(qiāng)活,易误为“姜活”,请大家注意,羌是发“枪qiāng?”这个音。来跟我念“枪枪枪锵锵三人行……”咳,歪题了。
羌活是一种温性的带有苦味并伴有辛味的解表药,主要对膀胱与肾经起主要作用,在许多人眼里,还不是非常清楚羌活的功效与作用,甚至还不知道羌活长啥样,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羌活的功效和作用,另外也可以给大家看一下羌活的图片,让大家知道羌活的性状和样子。
羌活的性质是温性的,带有苦味并伴有辛味。
羌活归的是膀胱经以及肾经。
羌活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解表散寒,用于祛风和胜湿,并且还可以止痛。
1?羌活能够用于治疗外感风寒的症状,主要针对恶寒发热以及头痛身子痛的病症。
2?羌活对于风湿引起的痹痛以及背部和肢节的上半身疼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羌活一般可以用于入汤剂。
羌活的用量一般在3到9克之间。
注意事项
羌活的归经主要是归膀胱与肾经,对其他部位的治疗效果主要是辅助的,对膀胱和肾的部位治疗效果较好。
羌活
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
qiānɡhuó
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出自《神农本草经》、《中华草本》、《中国药典》。
伞形科。
解表药;祛风湿药。
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
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
生于海拔-m的林缘、灌丛下、沟谷草丛中。生于海拔-m的林缘及灌丛内。:栽培3-4年秋季倒苗后至早春萌芽前割除地上部分,挖取根茎,抖净泥沙,砍去芦头,除须根,切成10-13cm长的短节,晒干或烘干。
1?该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亏血虚者慎用。阴虚头痛者慎用。
2?血虚痹痛忌服。
3?《本草经疏》:血虚头痛及遍身疼痛骨痛因而带寒热者,此属内证,误用反致作剧。
性状:羌活药材因药用部分和形态不同而有蚕羌、竹节羌、大头羌、条羌等数种。
羌活的故事
相传唐代,有一个名叫刘师贞的人,其兄患风湿顽症多年,长期卧床不起,家人遍访各地验方屡试,皆无良效。
一个晚上,刘师贞梦见为治兄病自己四处访医忽遇见一位老翁,师贞上前求教道:"我兄患有严重风湿病,虽经多方治疗,仍无良效,请问有何办法治疗?"老翁道:"你兄所患风湿,一般药物是治不了的,有一种药物可治,就是用胡王使者浸酒服可愈。"说完后老翁就不见了。师贞便知此是仙人托梦,连忙记住药名。可是他查遍了所有的医药书籍也找不到胡王使者这种药,只好走访名医药农,竟无一人知道是何药物,师贞十分着急,寝室不安。就在此时师贞又做了一个梦,梦见逝世多年的老母亲,师贞向母亲诉说了哥哥的病情。并告知“曾有一仙人托梦授方,用胡王使者浸酒服可治,但无人知道胡王使者是何药物?”其母连忙告知道:“胡王使者就是羌活。”
师贞醒后即用羌活浸酒给兄饮服,兄的多年顽疾果真慢慢痊愈了,从此,人们便知道了羌活的祛风湿作用。
来源:百度经验、第一中药网、苹果绿养生网
◆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系来源于互联网,转载仅供传递信息或供个人学习、交流,并非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版权内容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以便及时更改或删除。中国药房杂志社对原创内容拥有版权,任何人或单位若需复制、转载、摘编,须完整注明出处及标明作者,否则本社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国药房网有偿征稿啦,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