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痹汤是我治疗四肢麻木的专方专药 [复制链接]

1#

血痹汤治四肢麻

作者/杨承岐

四肢麻木在临床非常常见,它的症状和中医学所说的“血痹”非常相似。是脑血管病、颈椎病、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的主要症状。对其治疗,现代医学多采用营养神经、神经松解术等方法,中医多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但验之临床,往往效与愿违。笔者根据“气虚得麻,血虚得木”的原理,宗《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阴阳形气俱不足,勿施与针,而调以甘药”之旨,自拟了“血痹汤”治疗此证,疗效满意。

1.方名:血痹汤。

2.药物组成:*芪30克,*参15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乌梢蛇10克,鸡血藤15克,甘草6克。

3.功效:补气生血,通络治麻。

4.主治:脑血管病、颈椎病、腰椎病、神经炎所致的四肢麻木。

5.方解:“气虚则麻,血虚则木。”实际在临床很难将麻木截然分开,往往麻木同病。本方以*芪、*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气行则血行”,气旺则可鼓舞血行;而“气血同源”,同样气旺则可以培植血液生化之源。当归、白芍补血。桂枝辛温通络,鼓舞血行,与白芍同用,调和营卫,疏通络脉。乌梢蛇搜风活络,兴奋神经,治顽麻血痹。鸡血藤活血通络,配当归活血补血,使血流畅通而不伤新血。诸药相合,气血旺盛,经络通畅,血流通利,营卫调和,麻木自除。

6.典型病案

案(1):宇某,女,53岁,农民。年3月17日就诊。

患者自述右上肢麻木,夜间为甚,时常麻醒,尤其是侧卧右上肢在上面时更为厉害,影响睡眠,白天活动时也感疼痛,但能忍受。医院拍片诊断为颈椎骨质增生。多方求治,未见成效而痛麻更甚。患者面色萎*,形体消瘦,语怯声低,食欲不振,右上肢活动受限,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证属气血不足,右上肢痹阻。

*芪30克,*参15克,白术12克,焦三仙各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12克,秦艽12克,乌梢蛇10克,甘草6克。服药5剂而麻痛皆轻。继以血痹汤原方,服药5剂,麻木消除,食欲旺盛,面色好转。

案(2):王某,男,50岁,医生。

患者患腔隙性脑梗死后左半身麻木,每日静点脉通、曲克芦丁、脉络宁、血塞通等,持续一个多月,疗效甚微。因系本院同行,我向其介绍血痹汤一试,他半信半疑,没有服用。又过一周,输液还不见成效,才勉强一试。没想到才服药3剂,麻木感明显减轻。继服5剂,豁然痊愈。他如获至宝,临床每遇肢麻一证,便欣然以此方治之。皆获效验。

7.体会与结语

“血痹汤”是笔者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教训,在古方“*芪桂枝五物汤”的基础上,经反复筛选药物,千百次临床实验,因繁就简,去粗存精而总结出的一张治疗四肢麻木的“专方专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说:“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症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芪桂枝五物汤主之。”他是我三十多年临床经验的结晶,是我在临床除麻祛木的“杀手锏”,也是我在当地医务界之所以能争得一席之地的少有的几张“看家处方”之一。它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将中医学的“气虚得麻,血虚得木”“气行血行,气滞血滞”“舒筋活络”“调和营卫”“活血祛风”和西医的“营养神经”“松解压迫(神经)”“(神经)机能代偿”等医理揉合在一块,蕴藏着无限的玄机。临床上只要遇到四肢麻木的病人,且以麻为主,不管是神经炎、脑血管病、颈椎病、腰椎病还是由其他疾病所引起,只要放胆应用,皆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本文摘自《三十年基层临证得失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作者/杨承岐,转自中医书友会

(一)刘某某,女,55岁

-1-29初诊主症:近几年常有双手手指麻木,近10余日明显加重,夜间麻醒,手指指端色暗,触之冰冷,易生冻疮。手脚怕冷。稍口苦。纳寐可,二便平。体型虚胖。舌淡苔白腻,脉弦弱。诊断:血痹(雷诺氏症)辩证:血虚寒痹处方:血痹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用药:*芪30g*参15g炒白术10g当归15g川芎10g桂枝20g桑枝20g白芍10g细辛3g通草6g乌梢蛇10g鸡血藤30g柴胡10g*芩6g甜叶菊5g,5剂(因5日后是除夕,不便服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2-12服药2剂麻木开始减轻,服药5剂麻木大减。仍怕冷。咳嗽,无痰。守上方加鹿角霜10g厚朴6g杏仁6g,7剂。-2-20已无明显麻木,怕冷减轻,手指指端色暗好转。偶有咳嗽。稍上火舌尖起泡,不甚疼痛。守上方加减,又续服14剂巩固,至今未再麻木。按:此案中的麻木,诚如《素问·逆调论》所云:“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血痹汤是*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而来(*芪30g*参15g炒白术10g当归10g川芎10g桂枝10g白芍10g乌梢蛇10g鸡血藤15g甘草6g),*芪桂枝五物汤功效益阳气、养阴血、调营卫,以解麻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二)杨某某,女,48岁

-7-10初诊主诉:右手手指麻木半年余现症:右手手指麻木,晨起明显,不痛,颈项僵硬不适。晨起口干,夜间口水多,时咯*痰,有时烧心,偶反酸。纳寐可,大便平,尿频尿*。舌质红暗,苔*厚腻,脉沉细滑。既往史:胆囊结石病史DR:颈椎僵直。心电图:心率过快,部分st-t改变处方:血痹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7剂:(懒于辩证,其实私心是想试试看这个“血痹汤”是不是真的如“中医书友会”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