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突然长出肉疙瘩是什么病?
如果有天你发现,自己手脚的关节突然长出了这些肉疙瘩,那就不是简单的关节肿大了!
这些肉疙瘩就是痛风的先兆,俗称“痛风石”。忽视它的时间一久,会引起慢性关节炎症、颈椎病、高血压甚至慢性肾衰竭。这是一位50岁痛风患者的血液分析报告单,诱发了慢性肾衰竭、肾性高血压已有3年。01中医眼里的痛风
中医认为痛风石的形成与脾肾有关,是一种湿毒的体现!
脾肾在正常功能下可以通过运化或气化体内的痰浊水湿,脾肾功能失调则痰浊瘀血内停,日久则沉积在皮肤、关节、筋骨等处,难以泄化。
根据症状体征,痛风属于中医的“热痹”、“历节”的范畴。中医认为外邪侵袭、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是其主因。如感受湿热之邪,或寒湿之邪化热,闭阻经络关节而致病。脾胃虚弱,则运化失司,湿浊内生,日久化热,流注经脉为病。长期恣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脾虚生湿化热,湿热之邪痹阻脉络则为病。02中医辨证分五类痛风1、肝肾阴虚型:
症状:双眼干涩、喜欢喝热饮、可见结节、手足心热
证候分析:由久病伤津,阴液匮乏,不能滋养肝肾,邪居筋骨而致。辩证施治:治宜补肝益肾,活血清利。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2、脾肾气虚型:
症状:气短乏力、畏寒肢冷、舌苔肿大、脉象沉缓或沉细。
证候分析:由于素体阳虚,外邪侵入,迁延不愈,损伤脾肾而致。辩证施治:治宜健脾益肾,温阳散寒。方选附子理中汤加减。3、风湿热痹型:症状:关节红肿热痛、极易口渴烦躁。证候分析:由于湿邪入里化热,或素体阳升,内有蕴热,湿热交蒸而致。辩证施治:治宜清热祛风,通络利湿为法,方用宣痹汤四妙散加减。
4、风寒湿痹型:
症状:一遇风寒就疼痛加剧
证候分析: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侵入,阻滞经络,痹阻不通而致。
辩证施治: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选桂枝乌头汤加减。
5、痰瘀阻滞型:
症状:关节肿痛时常发作,多见痛风石。
证候分析:由于久病体弱,痹阻经络,气血不通,痰瘀交结于关节而致。
辩证施治:治宜化痰散结,活血通络。方选二陈桃红饮加减。
03治风先治血灸血海是关键
各大中医名家认为痛风的治疗因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而“脾统血”,因此在治疗痛风时经常灸血海这个穴位。
血海穴位于足太阴脾经上,顾名思义,就是血液汇聚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脾经之血的聚集之处,正如江河百川,终归大海。
引血归经是行血海穴再重要不过的功效了,它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但凡和血相关的疾病,一般都可以找血海帮忙。
尤其对女性,《金针梅花诗钞》有云:“缘何血海动波澜,统摄无权血妄行。”妇女以血为本,灸此穴还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等妇科病。
取穴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04灸解溪排湿毒亦是关键解溪穴在足阳明胃经上,这条经脉也是多气多血之经。痛风的发生多因机体正气的不足,并且痹久日深的话,气血也多表现为不足的征象,因此,才选用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来改善疼痛的症状。除此之外,这个穴位如同其“溪”一样,解溪——解水、解湿,故对于由“湿邪”独重所致的痛风之症的缓解效果是最好的。并且这个穴位又刚好在脚踝关节附近,它可以用于踝关节病、下肢痿痹以及足下垂病等疾病的治疗。
解溪的定位:在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古艾媛古方艾灸由中华灸疗协会、江苏灸疗研究所提供技术辅导支持,秉承“传承千年中医瑰宝,心系天下佳丽隐忧”的宗旨。
无烟灸
随身灸,请认准“古艾媛”古方艾灸。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