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泰山蒿里到酆都鬼城中国本土的地狱世界 [复制链接]

1#

中国的幽冥世界及*神信仰源流甚古,它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天神地衹人*成为冥界*神的主要来源。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宗教的繁盛时期,方仙道、*老道以及王母教早已传播,中国本土的道教已经形成,社会充满着浓厚的天道信仰与祖先崇拜,人们所崇拜祭祀的神*多种多样,无所不在,构成了一幅瑰丽多彩的画面。

同时,随着人们精神需要的增加,大量新的地方神、民间神也被塑造出来,与原有的神灵一起,构成了庙宇林立、庞杂而无不包的三界*神体系。

泰山主人生死

秦汉时期,人们将死后的去处称之为“*泉”、“嵩里”、“下里”、“死人里”,并已有“泰山主人生死”的异闻。*泉原指地下的泉水,后来被引作阴曹地府的代称。蒿里,位于泰山以南,汉以前称作“高里山”。为古代帝王的禅地之所,《汉书》中多处记载了汉武帝“亲禅高里”。早在汉朝时,古人就有“泰山主生死”、“人死为*,魂归泰山”之说,并把它附会于嵩里。《汉书·武帝纪》:“太元初年,檀高里。”颜师古注释:“死人之里谓之蒿里,字则高为蓬蒿之蒿,或者见泰山神灵之府,蒿里山又在其旁,即以高里为蒿里。”蒿里就被公认为“聚敛魂魄无贤愚”的*都了。汉乐府《歌辞蒿里曲》:“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东岳大帝清代彩绘(李黎鹤藏)

泰山主生死的浓厚影响,形成了泰山联系沟通天界、人间和阴界的观念,并且按照人间官衙的模式构造出一整套*府官僚系统,这一系统又反过来使泰山主生死观念进一步强化。从远古传说到有文字记载以来,泰山一直被给予特殊的地位和披着神秘的色彩,既是众仙所居之地,又是幽冥之地。《孝经援神契》载:“太山,天帝孙,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故主人生命之长短。”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