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先生退隐江湖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专治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zdxbdf/
金庸先生

金庸先生昨日仙逝的新闻瞬间传遍了世界有华人存在的地方,这个一点都不夸张,“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些经典武侠是几代人不可磨灭的回忆,特别是70后、80后甚至90后们,都有上课偷偷在课桌下面放一本武侠小说偷偷看的记忆,当然,被老师逮住也是家常便饭,这些经典的武侠小说也成为翻拍电视最多的著作,每一代人都觉得自己看过的最美。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喜欢金庸的武侠而不是其他人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金庸先生骨子里的“仁义礼智信”,是他信仰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喜欢英雄,而英雄,我们每个人都喜欢。

金庸先生著作

金庸先生出身书香世家,本身文化底蕴深厚,可以说阅遍古书典籍,明清小说《三侠五义》等可以说给了金庸启蒙,同时,他还曾在北大图书馆有过任职经历,知识储备量更是常人所不及。要说北大图书馆绝对是藏龙卧虎之地,李大钊、毛泽东都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职,知识对一个人的熏陶可以说是作用巨大。别的不多说,单从几部小说的名字就可见金庸先生文化底蕴之深厚,《天龙八部》,取自佛经,八部天龙,佛教分诸天、龙及鬼神为八部。因八部中以天、龙二部居首,故曰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直接源于佛经

《倚天屠龙记》中,周芷若,多少人喜欢她是因为她的名字,芷是一种香草,屈原在楚辞中多次写到“芷”这种香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杂杜衡与芳芷”,“沅有芷兮澧有兰”等等,都是对“芷”的描写。而周芷若的相貌也如她名字一般秀若芝兰,亦静、亦清、亦决绝!汉水畔的渔家女孩,本不该拥有如此好听的名字,更不该拥有这样清秀绝美的容颜,可是上天却阴错阳差的将这一切给了她,她的命运更是像她的名字一样,芳香而又苦楚……这些都是现代一些写小说的无法望其项背的,看看现在的电视剧,名字都是“温迪”“蓝迪”,一点中文的意境美都没有。而这也正是金庸先生的迷人之处。

高圆圆版周芷若

金庸先生生逢战乱,年轻时期正是日寇铁蹄践踏中华大地的不幸时光,他作为一个见证者,看遍了人间疾苦,看遍了国仇家恨,可以说这是金庸先生渴望英雄、向往英雄的感情基础。他的小说都有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天龙八部》是在辽国和宋朝对峙的大背景下,《倚天屠龙记》是在汉人对元朝揭竿而起的时代,甚至以写情居多的《神雕侠侣》也是在蒙古大举攻宋的时代背景下,书中的大侠在各自的乱世拔刀而起,英雄辈出,郭靖黄蓉夫妇镇守襄阳十余年,最终双双殉殁,全家只有郭襄独活,萧峰为了宋辽休战,向着悬崖纵身一跃,就连《倚天屠龙记》中在名门正派看来是邪教的明教,七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教众临死之前所念遗言“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都体现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可以说书中英雄,无不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为辽宋两国永不开战纵身跳崖的萧峰明知襄阳守不住仍以身赴死的郭靖

这也是金庸先生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见证,心中要有国。当年撒切尔夫人主政英国时,在和中国谈香港回归问题,经过香港,曾经邀请金庸先生到港督府,游说他支持英国立场,金庸先生当场驳斥,对撒切尔说,香港肯定是要归还给中国的,香港是中国的地方”,撒切尔见金庸先生立场鲜明,顾左右而言他。金庸先生是深深地爱着这个老中国的……

金庸先生的武侠理论上来讲应该都是男孩子喜欢的,因为满足了男子好多幻想,武功盖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其实也不尽然,很多女孩子也十分喜欢金庸,因为金庸写感情的笔法一点也不次于写武打动作细节,很能写到人的心里,这可能和基因有关系吧,要知道,写出《再别康桥》那么柔美的诗的徐志摩,是金庸先生的亲表哥,也许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英雄的爱情更要纯真。有两个细节特别让笔者动容,第一个就是《天龙八部》中,阿紫问萧峰“她有什么好,我哪里及不上她,你老想着她,老忘不了她”萧峰平静的回答“你样样都比她好,样样都比她强,可有一样,你不是她”。一个铁铮铮的汉子,如此侠骨柔情,让多少女子泪目……第二个是《神雕侠侣》中,杨过苦苦等小龙女十六年后,在绝情谷边等姑姑不见,纵深跳进谷底,不曾想水底别有洞天,他来到小龙女住的小木房里,看着小龙女在这里生活用的一切,以为是在梦中,知道姑姑没死,泪流两行。此时,小龙女从外面归来,看见杨过哭泣,只是轻轻的一句“谁惹我们家过儿生气了么……”令多少人柔肠寸断,这样的文笔要比哭天抢地的描写有穿透力的太多太多,也感人太多太多。

金庸先生已逝,从此江湖路远,后会无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