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收视率过亿的仙侠剧,充满了爱情的背叛和陷 [复制链接]

1#

#剧爱经典#

文|冷丝

栏目|仙侠剧

过亿或者好几十个亿收视率、点播率,这样受欢迎的仙侠剧有一大批,比如《仙剑奇侠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花千骨》《香蜜沉沉烬如霜》《青云志》等等。

除了高收视率,它们还有一个特点,以爱情为主线和主题。

仙侠剧的高收视率和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有很大的关系,与庞大的青年人群体也密切相关。

我国《山海经》《周易》《黄帝内经》等古书记载了各种民间传说,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脍炙人口的典故,正是这种神秘性和溯古性使我们充满好奇,所以中国人从古至今对仙、神、妖、魔故事都异常敏感。

仙侠剧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这种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猎奇感、新鲜感和期待感,再加上仙侠剧大多是在这些民间古老传说基础之上进行改编的,所以让观众充满了观看的热情和期待。

《花千骨》中,花千骨与师尊白子画的旷世奇缘,从道德伦理的层面来讲则是有悖伦常的师徒恋情,剧中花千骨不顾天下苍生的生死,费尽心思偷盗神器只为师尊一人独活,欣然与杀阡陌结交而不顾他手上曾屠杀过无数生灵性命,这些情节显然有较为刺激的情感表达。

话题不断的《青云志》由仙侠小说《诛仙》改编而来,男主角张小凡的剧情主线便是“爱情价更高的仙魔虐恋”,完全摒弃了小说中“为万民立命”的大格局。

但是,我们看到的是,改编后的电视剧《青云志》依然大受欢迎。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剧情里,白浅黯然神伤,终日沉睡在亲手编织的与爱人夜华共同生活的甜美梦境之中,这真是所谓的庄周梦蝶,也不知是梦境还是现实

“把梦境当作现实来生活,也未尝不可”,这些都是迎合当代年轻观众群体的表现。

仙侠剧多半敬奉“大旨谈情”的“核心理念”:《香蜜沉沉烬如霜》以情为蜜,天、魔、人道三界轮回生死相守;纠葛牵泮燃“烬”思念盼望,彼此执执为念,情谊化为不尽香气。

然而,这样一部为了爱而写、为情而作的剧集,却充满了爱情的背叛和陷阱:天帝重视权位,对花神和簌离一味遗忘、忽视和冷漠,与天后的相处也充满了计较与疏离;水神也因无心之过而伤害梓芬。

爱情的捉摸不定,显现了人性中狭隘一面的残酷。还是那句话,年轻人就是喜欢!

仙侠剧中的主角,他们并非常人,通常生存在一个人、魔、神、仙、妖、鬼六界混杂的疆域。

《仙剑奇侠传》的赵灵儿是女娲后人,李逍遥是人类;《轩辕剑》有人界、仙界和魔界;《古剑奇谭》也拥有地界、幽都、女娲族、妖族、人族等;《花千骨》更是神、仙、人、魔、妖齐全。

不仅如此,仙侠剧的主角可以上天,也能够遁地,并且都是由最初的手无缚鸡之力到最后称霸各界,一枝独秀,拯救了苍生,成为天下的英雄。仙侠剧主角都拥有与生俱来且与众不同的特质和使命,都是拯救天下的唯一人选,可谓充满了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

这样的剧情设计满足了年轻人的好奇心,准确说是猎奇之心。

不过,冷丝也注意到观众这几年对仙侠剧的担忧。

以网络游戏和网络小说改编而来的仙侠剧,大都沿用着相似的套路,本身就带有极强的功利心理,制作者们以收视率和高收益为出发点,忽视了艺术创作的规律。借以偶像和电脑特技为支撑构建起的仙侠世界,虽然别致和新颖,但是带给观众的新鲜感会随着仙侠剧市场的饱和而逐渐消弭。

可以想象,仙侠剧如果长此以往会导致观众的流失,甚至会使观众对此类题材产生厌恶之感。

在冷丝看来,优秀的仙侠作品不仅要在形式上构成对大众的吸引力,内容上也要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而不是仅凭幻想虚构、消解传统文化,这样才能达到到各方都满意的境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